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绪论家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家中的情况。因此人们一直设想:将来有一天即便是外出时,也能够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等方式时刻监控家中情况,并且当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或者有人恶意闯入等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电话或短信通知。这些设想,已经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现实。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舒适。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使用了多项高新技术的智能化、人本化的集成型家居系统,它把宽带互联网、家电设备、家居自动化和家庭安全防护防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1]。家庭智能控制器是家庭网络的枢纽,它集中控制家中的各种家电设备并能接入互联网,起到家庭系统与互联网之间的通用接口平台的作用,通过家庭智能控制器可以对家庭网络中的信息家电进行中央监控和远程控制。现阶段家庭系统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主要为有线接入,目前最流行的有线宽带接入技术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和HFC(同轴光纤混合网)。然而,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也具备了为数据通信业务提供一定传输速率的能力,如GPRS网络理论上能够提供高达171.2Kbps的传输速率,完全满足信息家电控制信息传输的要求,3G网络也将要全面铺开,届时能够提供宽带接入Internet,所以说,家庭网络无线接入Internet的方案具有可行性[2]。因此,本文论述了基于GPRS技术和ARM嵌入式系统实现家庭智能系统的远程控制的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及Internet网络等方式,访问家庭智能控制器,达到对家用设备监控的目的。1.1研究背景1.1.1智能家居的发展历史197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就提出了在建筑物内将家用电器、电气设备的控制线统一为家庭总线的概念,此后又成立了现代住宅研究会。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1984年,美国住宅建筑者协会成立了现代住宅开发公司,开展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在1989年推出了将电力供应、空调控制和数据通讯合成为整体的布线示范单元。在这期间,智能住宅(SmartHome)的概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发展。欧洲在1986年曾把集成化的家庭系统研究列为尤利卡计划,进行了大力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电气标会制定了家用数字总线标准,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智能住宅的技术标准。日本在80年代初也以相当大的力度推进家庭电子化。在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保安设备、通讯设备的功能综合后,提出了家庭自动化的新构想。1988年,日本建立了住宅信息化促进会,主要开展了家庭总线技术的研究,并公布了总线标准。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型住宅小区的需要,又提出了超级家庭总线系统的概念。1996年,日本推出多媒体住宅样板计划,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智能住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将它投入开发建设。在东南亚,新加坡的智能建筑技术研究目前已处于领先水平。例如宝得胜家庭智能化系统,已经用于30多个住宅小区。在98年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展示的“未来之家”,其智能品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对智能住宅的研究刚刚起步,1994年,国家科委立项资助重大科技项目“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其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示范住宅小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构建新一代住宅产业。标志着我国家庭智能化产业发展的开端。总体来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建筑市场也正逐渐进入成熟、完善和规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智能建筑市场,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3-4]。据预测,2007年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高达1026亿美元。目前,数字家庭网络市场仅处于从市场导入期向市场成长期的过渡阶段。但是,随着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实现,随着高速宽带、路由器和无线技术的广泛使用,数字家庭网络必然会逐渐进入市场成长期并取得迅速发展[5]。1.1.2方案的提出“SmartHome”就是我们说的“智能家居”或者“数字家庭”其实质内容就是将家电控制系统、家庭服务系统、家庭安全防护系统三大块组成的家庭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家庭智能控制终端,通过这类装置或设备实现对家庭集中式的控制和管理[6]。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功能:?家庭自动化:能够实现对家用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对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等计量设备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结果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家庭安全防范:当发生盗窃、火灾、煤气泄漏等时,通过电话线路或互联网传送到报警中心,或拨打用户主人手机、传呼机。当遇到意外情况(如疾病或有人非法侵入)发生时,通过报警按钮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