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交底工程项目编号DT10-GC-TJ-18交底名称疫情防控技术交底交底日期交底地点项目部会议室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与主要症状(1)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具有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证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有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显示,新型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2)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的区别根据防疫专家李兰娟的电视采访资料,目前二者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医学鉴别需要取样做病毒检测然后区分甲流、乙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新型冠状病毒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1)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类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三、疫情防控措施3.1春节期间人员管理(1)项目部施工现场、办公区、蓝领公寓门卫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与项目部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及驻地生活、办公区。所有人员均从项目部大门进出,有保安做好登记、车辆消毒,禁止外来人员随便出入。(2)项目部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每人每天测温不少于2次,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同时每天向地铁第二项目管理部汇报人员健康状态。(3)在施工现场进口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健康状况、来源地。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应禁止其进入,及时报告并将人员转移至门卫处临时观察点。(4)做好项目部工作区、生活区公共区域通风、消毒防控措施,重点做好办公区域、餐厅消毒、食品卫生、住宿区、会议室、门卫室等消毒工作,要求每日不得少于2次消毒,其中食堂不少于3次,不得少于2次通风,(5)外来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对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测体温、核对人员身份及健康状况等有关情况,核实无误并登记后方可进入。(6)加强春节期间人员健康管理,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所在部门和项目值班领导报告。项目部离津人员要每天向所需在部门报告行程信息和健康信息,离津人员返津,应实施14天居家医学观察,上岗前开展一次核酸检测。(7)项目部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为员工配发防护用品,并建立物资台账。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厨师、配菜员、保洁员等重点人群要佩戴口罩,做好日常管理。(8)留守人员要集中住宿,原则上每间宿舍不超过4人,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确需要外出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做好行程登记。(9)各留守值班队伍要做好每日在场人员登记,并将登记表填好交至各班组长,如不需要更新,就沿用往日登记表,登记表格式见附件一。每日登记表由班组长交给施工现场门卫岗,由门卫岗对进场人员进行复核,测温,确认。每日登记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