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难点详解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难点详解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难点详解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放置试管D.说明气密性良好2、“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1:1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将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有科学家预测未来的10年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B.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B.干冰:C.氧化铁D.氯化钙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是因为CO难溶于水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6、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变”美酒B.金条“变”金箔C.冰块“变”冰雕D.铁水“变”铁锅7、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原子的是A.B.C.D.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溶解固体C.取用块状固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的是A.带火星木条B.燃着的木条C.气体颜色D.闻气味10、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是指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达平衡,最终实现“零排放”)如图1的目标。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1)“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___。有专家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首先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____。(2)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植树造林b.风能发电c.燃煤脱硫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3)“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也是目前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的路径,且能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图2是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一种成分?(填名称)(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铁在该气体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2)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该气体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4)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该气体是___________该气体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4、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5、仪器的用途: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长时间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是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6、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和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其相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