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找动物教案.docx
上传人:Ch****4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找动物教案.docx

大班找动物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找动物教案大班找动物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找动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找动物教案1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班科学活动《找动物》是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化学实验活动引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让化学科学走近幼儿所做的一次尝试。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化学实验活动视为幼儿之“禁区”,认为要创设适合孩子们感知化学科学的条件、环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实并不然,通过我们的尝试发现,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老师在活动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预设,都不会离孩子太远,就如本次活动,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实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幼儿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妙上,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的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幼儿初步涉入化学的领域,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活动目标:1.运用化学小魔术,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活动准备:1.稀碱溶液、酚酞溶液、清水。2.毛笔、杯子、双面胶;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稀碱溶液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稀碱溶液画上小动物,晾干)。活动过程:一、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稀碱画了小动物的白纸,问:“纸上有什么?”“有小动物隐身在白纸里,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请出来?”(幼儿自由畅想)。2.教师演示:提问:“老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3.引导幼儿对水和酚酞进行比较(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药水,它的名字叫酚酞。二、幼儿实验并交流。1.老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一张隐藏着小动物的白纸和一杯酚酞溶液,让幼儿自已动手,把小动物请出来。2.幼儿实验,老师巡回指导。3.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4.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实验过程。提问:“你请出来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样把它请出来的?”5.引导幼儿归纳得出结论。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颜色?是谁把它们变成红色的?他们是怎样隐身的?”结论: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6.老师实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应)三、游戏:“捉小偷”1.教师讲故事。2.教师提问:①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②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③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偷显身呢?(幼儿自由讨论,各抒已见)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办法,开展“寻找小偷”的游戏。1.幼儿“搜索”;2.幼儿讲述自己“搜索”的经过和结果。四:结束活动酚酞溶液和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在一起的时候,会变成红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大班找动物教案2活动设计背景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小动物是怎样过冬》主题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因此,生成了“有趣的动物尾巴”这一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特殊功能2、培养幼儿观察及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形状难点:掌握动物尾巴的`特殊功能活动准备儿歌《郊游》、《动物找尾巴》、动画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多媒体课件《动物找尾巴》、自制动物尾巴和身体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郊游》走进教室坐好。二、基本部分1、出示课件《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形状猜出是哪种小动物。2、幼儿看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尾巴的形状,并试着说出其功能,之后教师给予指导。3、播放动画故事《小壁虎借尾巴》。4、教师提问: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都不借给它呢?(引导幼儿说出尾巴的作用)5、那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啊?它们的尾巴又什么用呢?6、师:师总结常见动物尾巴功能。7、(幼儿随儿歌《比尾巴》走到教室后边),进行找尾巴的游戏。三、结束部分1、幼儿戴好动物头饰去找相应的动物尾巴,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2、和老师一起进行游戏,提醒幼儿既要保护自己的尾巴,又不能被同伴抓走。价值分析:通过游戏进一步萌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愿望。四、延伸部分:在活动区,引导幼儿按动物尾巴的长短、粗细、蓬松与光滑等不同给动物找尾巴。大班找动物教案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了解人的舌头、动物舌头的特征及作用。2、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