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李贺诗歌中凄迷的意象摘要:李贺生活在我国的中唐时期,诗人李贺的诗作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犹如历经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一样,体现的多数是苦难、凄衰。李贺诗歌的凄迷意象用其独特的色彩和声音与一些具体的景物的结合呈现出来,给人一种无限的哀伤、愁苦和凄迷之感。造成他诗歌凄迷意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三种矛盾:“高贵的出身和现实的矛盾”,“理想的追求和无缘应举的矛盾”,“生存欲望和死亡紧迫的矛盾”。让他的诗歌无论是从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上都体现出一种哀伤、凄迷、愁苦,形成一种特有的阴森的鬼气。关键词:诗歌;经历;意象;凄迷Summary:inLihe'slifeinChinaduringtheTangdynasty,poetLihe'spoemsinthemanifestedspiritislikeaftertherebellionoftheTangdynasty,asreflectedmostissuffering,thisincessantcruelfailure.BleakandDimimagesinLihe'spoemswithitsuniquecombinationofcolorsandsounds,andsomeofthespecificfeaturesofthepresent,giveaninfinitesadness,sorrowandsenseofbleakandDim.BleakandDimhispoetrymainlyconsistsofthefollowingthreeimagesofcontradiction:"thecontradictionsofnoblebirthandreality","idealpursuitofcontradictionandshouldnot","desireoflifeanddeathofurgentcontradictions".HispoetryeitherfromtheVisual,auditory,eventasteisreflectedonasad,bleakandDim,andsorrow,formingauniquedarkghost.Keywords:poems;experience;image;desolateandindistinct李贺,字长吉,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0),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是一位短命的诗人。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美宝贵的诗篇。他出生于河南的昌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宜阳一带。那里山清水秀,茂林修竹,有充满着神话色彩的女几山,连昌河。关于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南园十三首(其一)中知晓,“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见其家乡是十分美丽的。这样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陶冶了诗人李贺的情操。然而,家乡虽美,哺育他的并不是甜蜜的乳汁和欢乐,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艰辛的眼泪。因此诗人的许多作品里面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内涵。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现实的悲观和绝望。因为在诗人困顿摧挫的一生当中,他的心灵充满了过多的沉重和愁绝意绪。李贺诗歌中的凄迷、冷幽的意象。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去感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下面我就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诗中独特的物象来分析他诗歌中的凄迷、冷幽的意象。首先我说一下什么是意象。意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里面:“意象就是诗人心里激动的情感与外在具体景物结合,用优美的文句表达出来的画面。因此,意象不是单纯的指自然物象,而是经过诗人加工过的物象。”(陈铭的《意与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一、翻开李贺的诗集,豁然明朗展现到我们面前的首先是颜色的伤感色调,在李贺诗歌中的很多地方都十分的注重颜色对其物象的渲染,多喜欢选择和描绘一种冷艳凄迷的意象,那么为什么诗人李贺这么注重颜色色调的选择呢?因为颜色是进入人们视觉的要素,同时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和感怀的,不同的色调通过刺激人们的大脑,从而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事物的思想情绪,可以这么说,也就是当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就会有不一样的心境,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白色,人们就会感觉到比较严肃,因为白色让我们联想到办丧事,给人一种哀伤、严谨的感觉。当然白色还能让我们联想到洁白,感怀一种神圣和不可触摸。不会像大红色调那样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也不会像春天般的绿色那样给人以生机与活力,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不同的色调也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然而李贺诗歌中的颜色及色调多数都是惨淡冷色调的。从李贺的诗歌集里面我初步统计得出最多的有绿色、紫色、红色。他的诗歌中紫色一般都是“紫丝”、“紫云”、“紫陌”的色调。写红的有“冷红”、“老红”、“愁红”。写绿的有“凝绿”、“寒绿”、“静绿”、“小绿”、“细绿”、“绿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