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的教学反思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精选.docx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双手》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双手》的教学反思1三月十二日,我讲了《一双手》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从手的角度写张迎善的巨大贡献,赞美普通劳动者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是结合学生认知实际以及四年级考试的要求来解读文本、训练能力,一堂课下来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迅速把学生引入课堂。本文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我延续第一课的知识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孩子们,手能传递亲情,传递友爱,手还能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接着我话锋一转说,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知道主人用它干了什么吗?顺理成章的就把学生引进了课文的学习。二、大胆质疑,本文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初读课文后学生大胆质疑,针对主要人物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这是谁的一双手?这是怎样的一双手?他的手为什么会似半截老松木?......”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看到孩子能够大胆质疑我心中窃喜,知道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我们带着问题学习就有了动力。三、教学板块清晰,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多维训练。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分了三大板块:1、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2、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3、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三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四、解题方法指导到位,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本堂课教学的三大环节中,每一个训练点教师都有明确的方法指导,稍微难一点的都有示例配合讲解,这样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明确一类题的解答方法。例如,在“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这一环节中,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⑵说说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如: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它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里既有方法的提示,又有例句的参照,指向性特别明确。也便于学生操作,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紧扣文本提炼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表达能力。五、抓住标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章最后有一个省略号,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续写的还好,比如“我看到了一座座翠绿的山,蓝天白云,清澈的溪水在林中流淌,小鹿在河边散步......”本环节升华了主题,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张迎善植树的意义,在心里也更加敬佩这名林业工人了。帮学生确立了真确的价值导向。以上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如能坚持,我想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必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一双手》的教学反思2这篇课文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围绕这几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手”的外形,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1)首先通过抓7个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句子,感受双手的坚硬粗糙,宽大以及伤痕累累。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的句式来交流。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通过量我们手的大小,与和张迎善的手相同大小的图形直接接触对比,非常形象直观地体会到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对这双手的体会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通过个别生读、想读的读、男女生互读、师范读生想象后再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2)通过学习8——19段,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每天载一千多棵树、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的频繁,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