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公文写作2 - 第二篇 写作(领导讲话).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组织部门公文写作2 - 第二篇 写作(领导讲话).docx

组织部门公文写作2-第二篇写作(领导讲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组织部门公文写作2-第二篇写作(领导讲话)第一篇:组织部门公文写作2-第二篇写作(领导讲话)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2)第二篇写作第一章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的结构,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时间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一、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标题是入眼的第一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领导讲话稿的标题。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单标题和双标题。(一)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的姓名、文种组成如习近平同志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二)双标题。写法是先由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或两三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或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副标题,然后将讲话人姓名再另起一行。(三)单、双标题的比较。至于哪些讲话用单标题,哪些讲话用双标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看起草讲话稿人的爱好和讲话领导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会议有两位领导讲话,重要领导的讲话用单标题,次要领导讲话用双标题。(四)拟写标题的要求。1、准确。就是在确定标题时要抓住讲话稿的内容和要点,准确地加以提炼,使题文相符,概括精要。2、规范,就是要合乎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讲话确立不同类型的标题。3、醒目,就是不抽象模糊,力求特色鲜明,感染力强。4、精练,就是标题语言应凝练概括,言简意赅,使人读其题而明其文、知其意。二、领导讲话稿的称谓。称谓是指对受众的称呼,写在正文之前的领导讲话稿的称谓。顶格位置上,根据参加会议、活动和各种仪式的受众不同来确定,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三、领导讲话稿的正文。正文一般由开篇(引言)、主体、结尾三领导讲话稿的正文。个部分组成。(一)开篇。这部分虽然内容不多,表达比较简洁,但在文中处于特开篇。殊地位,具有引领全文,确定基调的作用。常见的开篇大致有以下七种形式,我们详细来看:1、开门见山式。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讲话的主题,不绕圈子。一般比较严肃的工作会议或部署性、指导性会议常用这种形式。2、综合概括式。用精练的语言将讲话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概要精当的表述出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署性会议、指导性会议或交流性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3、提示说明式。在开头先把要讲的主要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受众的注意,这种方式多在专题性会议、座谈讨论会议中出现。4、阐发意义式。一般适宜于一些重要的部署性、总结性、交流性和礼仪性会议。就是在讲话的开头既概括会议召开的背景,又全面阐明会议召开的意义。5、开启作结式。先将讲话全文的主旨或结论置以开篇,然后在正文的主体中用事实和依据分别予以分析和说明。一般礼仪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常采用这种开头形式。6、自然入题式。开头先说几句“题外话”,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后顺势进入正题,这种开篇方式比较适宜于座谈、研讨会议。7、礼貌祝福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礼仪场合,如表彰庆功会、欢迎欢送会、节日庆典会上对讲话受众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欢迎,或表示诚挚的慰问,起到宣传教育、鼓舞人心的作用。(二)主体的结构安排。这是讲话稿的核心部分,应写得充实具体,主体的结构安排。条理井然。鉴于领导讲话稿特殊的实用功能,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横向式、纵向式、总分式和纵横结合式四种结构形式。1、横向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即在讲话稿的开篇,以寥寥数语阐明讲话的背景、目的、意义后,直接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横式关系。部署性会、指导性会、总结性或表彰性会议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2、纵向式结构,也称递进式结构。是指讲话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将其结构安排得循序渐进,层递有序,在叙述论理的过程中,不断使讲话主旨得以确立和深化。部署性、指导性、座谈会议以及领导干部就职、述职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3、总分式结构,具体可分为两种形态,即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以前者居多。先总后分一般在开头部分对讲话全文进行总的概括,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总体评价,然后以此为中心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总结式讲话、经验交流式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即先进行分述铺垫,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形式的好处是把最重要、最核心的结论性意见或评价安排在结尾,起到余音绕梁的作用,产生较强的说服力与震撼力。4、纵横结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是在纵式、横式结构的基础上,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纵中有横、横中有纵,彼此交错的结构方式。一般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的领导讲话常采用这种方式。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