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关于学生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学术加分的若干规定为了鼓励我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学术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选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直升研究生,现作如下规定: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成立由系领导担任组长、教师代表和本科生辅导员组成的学生科技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对学生科技活动学术加分进行认定。二、设立学生科技活动档案,用于记录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撰写科技论文、参加各项科技竞赛的活动情况,并对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在各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各级科技竞赛获奖记以学术分,每位学生累计的学术分将作为免试直升研究生和其他综合排名的依据。三、学生发表科技论文的加分办法1、仅适用于与专业相关(包括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学术类科技论文;与专业无任何关联或科普类论文不予加分。2、科技论文包括在各类公开发表的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正式出版论文集的会议论文。3、杂志分为:一般中文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一般外文期刊、EI检索期刊、SCI检索期刊。会议论文分为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4、各类杂期刊和各级学术会议具有不同的学术分(表一)。同一篇论文属于不同等级的,取最高学术分。表一、论文等级与学术分等级一般中文期刊国内会议中文核心期刊国际会议一般外文期刊EI检索SCI检索学术分10104060801001505、对于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按排名计算学术分。通用计算规则如下:第一作者的学术分计算方法与独立完成者相同,第二作者得分为第一作者的50%,第三作者为第二作者的50%,以此类推。四、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加分办法1.科技竞赛类按组织范围分为五个等级:院系级、校级、上海地区级、国家级、国际级。表二所列为不同级别获最高名次或最高等次的学术分。表二、科技竞赛等级与学术分等级院系级校级上海地区级国家级国际级学术分204060801502.科技竞赛类根据其影响和难易程度分别确定不同的难度系数(大于0且小于等于1.5)。学术分=某一级别某一等次的竞赛学术分×难度系数。表三所列为各个科技竞赛的级别和难度系数。表三、科技竞赛级别与难度系数竞赛名称组织级别难度系数ACM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国际级1.5“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1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国家级/市级0.8构件制作大奖赛市级0.5MicrosoftImagineCup国际级0.2数学建模竞赛各种级别0.7“三枪杯”创造发明大奖赛市级0.3“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1大学生科研基金(已结题)校级0.5网页设计/flash比赛/Photoshop比赛国家级/市级/校级0.2课件大赛校级0.2外语类竞赛各种级别0.5计算机作品竞赛院系1程序设计比赛院系/校级1高校信息安全竞赛市级0.9正保教育杯ITAT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国家级0.23.除最高名次以外,获得其他名次的学术分依次递减,规定如下:若以第一名、第二名方式表示名次,则以第一名为基本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学术分为前一名次的90%,即第二名是每一名学术分的90%,第三名是第二名的90%,以此类推;针对一等奖、二等奖的名次排列的方式,以最高奖为基本分,每降低一等名次,学术分为前一名次的80%。校级以下(包括校级)鼓励奖一般不予加分。4.以小组形式参加的竞赛,正式参赛队员不论排名,学术分均相同,替补参赛队员的学术分为正式队员的20%——50%不等,此比例由竞赛教练根据其表现决定。5.若同一小组(或个人)在同一学年同一类型的竞赛中多次获奖,学术分不累计,取最高学术分。6.若同一作品在同一类型的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术分不累计,取最高学术分。五、若同一作品在不同类型(科技类和论文类)的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术分可累加计算。如:同时在科技类和论文类的比赛中获奖。累加方法如下:学术分=最高奖项学术分+次高奖项学术分×20%六、本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的论文和竞赛类项目,由评审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予以认定。七、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评审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