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核算(hésuàn)方法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zhànɡmiàn)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会计(kuàijì)的会计(kuàijì)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1)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5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增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减少,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fùzhài)代表了未来期间税款流出的增加或减少。即资产负债(fùzhài)表日,由于有一些资产负债(fùzhài)的存在,导致企业未来给税务机关少交税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企业未来给税务机关多交税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fùzhài)。(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和基本(jīběn)计算1.核算程序(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以及本期递延所得税的变动金额(jīné)(即期末-期初);(4)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当期所得税(即应交所得税);(5)计算所得税费用。2.基本计算: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lìrùn)±利润(lìrùn)表差异(永久性差异)+当期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所得税税率(2)递延所得税是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shìyòng)所得税税率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shìyòng)所得税税率。③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zēngjiā)+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一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一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zēngjiā)(4)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贷方)贷:递延所得税负债(fùzhài)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知识点2】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确定(一)资产计税基础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xiānɡtónɡ)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lèijì)折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lèijì)折旧【例】企业于20×8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10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分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300-300÷10×2=240(万元)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减值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20万元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0-(300×2/10)-(300-300×2/10)×2/10=192(万元)由于账面价值22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192万元,在未来期间(qījiān)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减值前账面价值=300-300÷20×2=27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50万元,应当计提2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该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20×2=270(万元)(2)暂时性差异=270-250=20(万元)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qǐyè)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因此,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dádào)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税收:①一般情况,计税基础=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