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自2003年以来,临武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将远程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多环节监督管理、有效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正常运行管好设备是用好设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坚持从细管理,从严要求,在管理环节上,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保持健康正常的运行。一是强化管理责任。为加强村级远教站点的管理,统一制作了《设备管理制度》、《学习使用制度》、《管理员维护制度》《奖惩制度》等,对设备管理、使用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还对各村级站点管理制度公布上墙,严格遵照执行,使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维护和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同时,为确保学用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考核细则,把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乡镇(场)党委和村党支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广人党员干部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按照“思想过硬、业务娴熟、服务优质”的要求,严把“入口关”,加大培训力度,建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支技术服务队伍。从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挑选精干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伍,负责各行政村网络维护、远程教育设备的调试和维修工作,确保远程教育设备正常、安全、高效运转。建设一支站点管理员队伍。对站点管理人员和操作员进行全面培训,使他们掌握站点管理和设备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他们培养成远程教育的宣传员、操作员、组织员。组建一支教学辅导队伍。从县远程办成员单位选配组建教学辅导、教学资源开发队伍,结合科技服务团下乡、科技大集等集中活动,到农村巡回讲课,使刚上学习与现场辅导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县远程办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平衡发展。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不定期到接收站点进行督查指导,坚持做到“四查四落实”。即:查防盗、防火、防潮、防尘等情况,落实操作规则;查使用,落实专机专用;查人员,落实专人管理;查记录,主要查节目接收情况和“三簿一册”记录情况,落实学习效果,确保教学有人辅导,技术有人服务,日常有人管理。对学用工作组织不力的乡镇提出整改意见,实行限期落实到位,切实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学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多方面整合资源,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整体功能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水平。一是整合硬件资源。结台党建阵地建设,在32个村将“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活动中心、农村夜校、老年协会活动室等统一合并到远程教育站点内,形成了“一站多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一站多能”的共建共享,远程教育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逐步探讨远程教育与文化广场的有机整合,将远程教育平台上的节目内容通过投影在文化广场上进行播放,使农民群众看到多年不见的“露天电影”。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将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到远程教育的教学服务队伍中,利用各种形式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各自才能。今年以来,抽调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文化局、卫生局、科技局等部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百名科技人员志愿服务团”,联系36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200多个农户,定期开展“远程教育进村、科技人员入户”活动,送科技、送文化、送信息下乡,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整合部门资源。采取“县财政安排一点、有关部门凑集一点、党费下拨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远教资金。近三年来,共筹措建站资金80多万元,完成91个站点建设;每年还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课件制作和站点运行维护,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正常开展。同时,由远程办牵头,联合民政局、农业局、文化局、卫生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十带头”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效。三、多途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效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学”是核心。我县拓宽学习培训渠道,大力开展教学活动,加强教育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一是突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学习培训内容不够丰富、门类不够齐全、教材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县把教学资源重点放在“乡土教利”制作上。近几年来,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课件开发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制作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更符合实际的乡土教材。2005年曾荣获全市教学资源评比二等奖。目前,我县已开发制作出竹根鼠养殖、蕌头加工、竹木加工和沼气池建设等乡土教材12套10000本,(上接第17版)并作为学习教材免费发绐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