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紧密结合高考形势,深入研究2024年全国新高考命题思想,摸索其命题规律,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做好知识点全面复习。二、教学目标1、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力争做到基础题得满分,古诗文少丢分,作文得高分。2、强化题不二错意识,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规范答题,术语准确。三、具体安排1、教学进度计划(2024年学考结束后—2025年1月底)制定原则:(关键词:基础——覆盖考点,专题训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重点、难点合理分配;专题复习、名句名篇背诵默写、作文讲评穿插并行;字体、卷面、规范基本能力要求贯串全程。考点复习课时安排含作文用时晨读背诵积累负责人语言文字运用总36用时5周,6月底-8月初结束。(剔除放假时间)选必下文言文挖空训练(4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正确使用词语6辨析并修改病句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选必中文言文挖空训练(4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正确使用修辞手法4语言补写6句式运用、变换及表达效果6选必上文言文挖空训练(6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图文转换4现代文阅读I信息类文本阅读总18信息的理解与推断4行文思路与技巧的分析2选必上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信息的整合与比较2用时2周,8月后半月。信息的迁移与应用2应用类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8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总36落实文言文实词的含义用法5选必中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的含义用法2掌握五种文言句式3用时四周,9月初-9月底。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和方法3理解常见的文化词语的含义3概述文意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从三个方面决胜主观简答题3文言文综合训练8古代诗歌鉴赏总20古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3古代诗歌的形象3古代诗歌的语言2用时2周多点,10月20号左右完成。选必下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及作文范文阅读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综合选择题和对比鉴赏题4名句名篇默写4现代文阅读П文学类阅读文学类.小说阅读总22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3用时3周,11月中旬完成分析环境描写3赏析小说形象6鉴赏语言与文体特征6探究小说的标题与主题4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总18分析散文结构思路3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5用时2周,11月底完成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理解词句含义,赏析语言艺术6探究标题内涵与情感意蕴4文学类阅读.现代诗歌阅读8现代诗歌的形象2现代诗歌的思想情感2现代诗歌的语音2用时一周,12月上旬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文学类阅读.戏剧阅读4考点一把握冲突,赏析人物2考点二赏析戏剧的语言艺术2用时一周,12月中旬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文学类阅读选择题专项突破6文学类比较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总18文学类比较阅读6用时3周,12月下旬-1月上旬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乡土中国》相关知识汇整及训练12一轮综合训练及市二模考试18用时3周,1月底完成备注:1.实际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2.作文穿插到每个专题复习过程中,具体计划见作文专题。四.计划落实措施1.教考衔接,关联教材基本策略——重视教材,回归教材;强化考点,梳理知识体系。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一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试题题干中给出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契合这一指导方向。二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新课标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I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