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材料.doc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家长会材料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恭喜我们的孩子踏入人生的新阶段,成为我们实验小学的学生。感谢缘分让我们携手共同度过孩子教育的五年时光,祝愿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合作愉快!本次家长会共分为以下几个议题:一、总体学校介绍情况。二、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各个方面。三、关于语文学习。四、几项具体事宜。首先,我来谈一下我们学校的总体情况。(多媒体)二、家长和孩子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一)家长方面1、敞开心扉,精诚合作因为孩子,咱们走到了一起,并且共度我们孩子小学5年的美好时光,试想我们一生能有多少个五年呢?既然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就应该珍惜,从您成为一年级一班家长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成了一家人,你我的共同愿望就是我们的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得到最好的发展。既然是一家人咱们就不说两家话,所以我希望我能够成为实验小学中你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当你遇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时,请你敞开心扉跟我说,我一定会欣然接受,也绝不会这些而对您或孩子有意见,相反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找我反映,那就没有把我当成自己人,这样我就对你不满意了。2、尊重和信任老师的习惯在坐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初为小学生家长,也有个别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已经是多年的学生家长,不论哪种情况,我都希望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师树立威信,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每位家长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与老师保持一致的立场,时刻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即使有时候您与我们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也希望你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否定老师的观点和做法。这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维护老师,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的孩子从小树立一种,信任老师尊敬老师的一种观念。试想一个孩子如果对他的老师挑三拣四,他怎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呢?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的孩子。所以我希望咱们班的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这个老师怎样怎样那个老师怎样怎样。相反,当孩子觉得老师的某些做法不是很合适,在家里表示不满时,您应该用合适的方法去劝解,让其明白老师的真正用意。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只有老师和家长站在一条线上形成合力,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3、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在整个一年级需要我们家长多费一点心,日后才能更省心。要求如下:1、根据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课件)比如语文课需要准备:课本、拼音本、文具盒还有自己喜欢的两本课外书。数学课需要准备:田字格本等。美术课则需要准备:彩笔,图画本等有时候手工课还会用到其他用品,体育课则需要给孩子穿上舒适的衣服鞋子等。2、放学后第一件事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这里要求作业的效率,老师会根据作业量,规定孩子的作业时间。比如现在5点放学,到家最晚5:30.那5:30-----6:000就是孩子书面作业时间,孩子写完作业后,你就在作业下面签上完成作业的时间。避免孩子养成磨蹭拖拉,边玩边写的坏习惯。3、保证作业质量的习惯:要求每个孩子一笔一划的写好每一个字,避免毛毛躁躁。4、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每天让孩子写完作业后自己检查作业,孩子自己检查完了,家长再来查,确实没有问题就给孩子以夸张的口头表扬,比如说:“我的儿子太棒了不但作业做得快,而且还会自己检查,你台了不起了!”当孩子没有查处错误,而家长查出问题时,我们不要发火批评,而是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那个地方出了问题,需要修改,并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争取不出错误。5、保证每天早上20晨读。我们都知道学生早上:7:50左右才能到校,8:00就开始上第一节课,孩子在学校里没有晨读时间,而朗读又是孩子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只能在家晨读。这里的晨读指的孩子出声的朗读,每天下午老师都会布置第二天早上的晨读任务,一开始可能需要家长协助督促,一但养成习惯就不用家长操心了。6、每天晚上都要保证半小时的亲子共读,什么是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我想对于咱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还是以家长读书给孩子听为主的。如何给孩子读书听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课件《朗读书册》《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二)孩子方面1、认真踏实做事的习惯从教五年级一下到一年级,我最大的感觉是孩子们太小了,好像听不懂老师的话,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天咱们下发了一张“给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看过后签好名后带回学校,我反复强调好几遍。结果59名同学中就有20多个孩子没有带回来,就是交回来的也有十几个家长没有签名的。我觉得一方面孩子年龄小记不住,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没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