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作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作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作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是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作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论文题目:浅析中古调式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一、选题背景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音乐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作曲家对音高结构的认知程度不断深入,使音乐的风格与色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音乐,哈巴为代表的微分音乐,鲁索洛为代表的噪音音乐(未来主义),梅西安、布列兹为代表的序列音乐,约翰·凯奇为代表的偶然音乐,施托克豪森为代表的电子音乐,考威尔为代表的音块音乐,众多作曲家使用的拼贴音乐等等。他们都有观念从而给音乐带来了很多新变化,给作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因为群众审美具有滞后性,并且对新音乐的接受能力也跟听众的教育程度,生活经历,艺术功底以及年龄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使用20世纪作曲技法创作出音乐,暂时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笔者认为,当代作曲要想既迎合大众审美,又获得新颖的音调色彩,可以避开传统大小调,采用中古调式谱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笔者在日常创作中常为音乐主题的谱写感到困惑,因能力有限,常常感到困扰:采用传统大小调创作的流行音乐作品,旋律容易雷同、不够新颖。笔者在困惑之际求助于书本、导师后,对作品创作之前的调式选择有了全新的认识。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古时期,调式音阶知识的整理、学习后,能在音乐创作实践上,带来实际进步。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中古调式也称为教会调式。因其音阶名称与古希腊音阶名称相同,故而容易让人误认为,中古调式乃古希腊调式发展而来,实则不然。于润洋先生指出:“古希腊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古希腊的音阶体系并不同于我们今天音阶的含义,它只是一些符号,用以表示乐器的弦或演奏时手指位置,但后来却从中发展成为关于音阶和调式的理论1。”而在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的《西方音乐史》中进一步解释道:“多利亚(Dorian)、伊奥尼亚(Ionian)和爱奥里亚(Aeolian)这些托诺斯名称,最初就是根据不同地区音乐实践的风格而定的2。”由此,笔者认为:古希腊音阶体系是古希腊人作曲时组织旋律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一个系统的音阶体系。并且古希腊音乐理论的著名音乐理论著作:阿里斯多塞洛斯(Aristoxenos,约公元前354‐公元前300)的《和谐的要素》(约公元前330年)中提及的四音列,其后发展成为两个完整的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greatperfectsystem)和小完整音列体系(lesserperfectsystem)。而笔者在能搜集到的史料中尚未找到他们之间有直接呈递关系的证据。而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的《西方音乐史》中也指出“中世纪的调式体系是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的所有阶段已不可能清楚地加以追溯3。”“到了10世纪,一些理论家把希腊的托诺斯和哈莫尼亚名称应用到教会调式中。他们误解了波伊提乌的意思,将A八度名为副多利亚调式,B八度名为副弗里几亚调式,如此等等。但是,这两种体系毫不相同。虽然中世纪的论文和现代礼仪书中都不使用希腊名称而宁愿用数字来区分调式,但这民族性的名称却普遍用于现代对位法和作品分析的教科书中4。”故而笔者认为:古希腊音阶体系与中古调式之间,并无明显承接。中古调式成型于11世纪。如今可以得知的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中古调式的形成与中世纪时期教会圣咏有很密切的联系。中古调式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会将其用于圣咏的分类,按照各个圣咏的结束音(d、e、f、g)进行整理、归类,然后编排在宗教的礼仪手册当中。该调式体系包括了八个调式,其中正调式是按结束音、吟诵音(tenor)、音域等因素对旋律整合而成。副调式与其相对的正调式相比音域要低四度,结束音相同,每两个一组共四组,构成了八个中古调式。(即后世误称的多利亚(Dorian)、副多利亚(Hypodorian)、弗里几亚(Phrygian)、副弗里几亚(Hypophrygian)、利第亚(Lydian)副利第亚(Hypolydian)混合利第亚(Mixolydian)和副混合利第亚(Hypomixolydian)。)当然,此时的中古调式音阶系统中的音并不是“绝对”音高的音,对于中世纪的音乐家来说,科学与律学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并没有绝对音高的概念,故而当时的中古调式还仅仅是一种区别调式音程的办法而已。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文献检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