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教学专题讨论:学习困难学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我看学困生关桥中学田珠目前,在班上有一部分学生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即“差生”,美其名曰“后进生”,现在干脆叫“学困生”。这部分学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由于他们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所以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让差生更差,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总是处在黑暗的角落里,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于是就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逆反事来,让老师不得不慨叹:“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学困生”却是学生群体中一种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少年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学困生”问题,“学困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优秀生明天不一定就优秀,今天的“差生”,明天不一定还是差生,何况本身优生与差生的称谓和评判标准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成绩不应该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所以教育中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但却应该有是否能面向差生的问题。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衡量是否是素质教育,所以我认为厚爱他们才是教育的素质化,才是教育的人文化。那么,如何对待这些学生呢?一、不要用戴有色眼镜看差生应该说任何人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的,当优生的优点是凸现在我们面前时,对差生的有点我们应该去挖掘,这样才能利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步。二、用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我们应该让差生赶到面前有希望,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在班级中有所体现,抓住他的几个闪光点树立个人威信,不要成为生活在班中最底层的小人物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四、改换称谓,教育民主化从心里抹煞差生这个称谓,如果要是叫的话,我认为是否可叫“问题生”,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班中就会出现“体育问题生”“文娱问题生”,“理科问题生”……,让学生在自身问题的面前平等化,而不会只有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受歧视了。总之,厚爱差生,就要做到以情动人,就要用真诚二字做指导。“鼓励”不是一味的表扬、夸赞,一旦学生发现夸赞是有目的的,结果就会产生更坏的效果,老师要能客观而实际帮助他们,让他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其次做到换位思考,能感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如果在这些学生身上做到真诚对待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他们一定会健康向上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