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语言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小班语言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1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麻雀关爱同伴的美好情感,帮助别人的真正快乐。2、大胆表演小动物们的对话,理解词语“又”、“继续”。3、让幼儿快乐地参与故事表演中。准备:自制图书、故事录音、头饰。过程:1.引出活动,提高幼儿听故事的兴趣。(1)出示图书,展示用大树做的封面,并介绍故事名称。(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测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2.理解故事内容。(1)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2)提问:“谁住在大树的最上面?”“谁住在小麻雀的下面?”“谁住在大树的最下面?”(3)提问:“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为什么呢?”3.师生合作讲述故事。(1)老师一边放慢速与幼儿合作讲述故事,一边欣赏图书。(2)幼儿有表情的模仿小动物的对话,并初步理解词语“又”、“继续”。(3)分析讨论: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现在不能唱,谁能帮帮它想个好办法!4.听录音进行故事表演。(1)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2)小麻雀告诉大家:朋友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别人得到快乐,自己更快乐!5.延伸活动:小麻雀为大家唱歌,大家为它伴舞。6.小麻雀依依不舍地向大家告别。活动反思: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小班语言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2活动目标1.根据图片内容简述故事,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2.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3.愿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地表述。活动准备1.图片:小麻雀、猫头鹰、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等。2.故事录音《爱唱歌的小麻雀》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教师: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住着许多小动物,让我们去看看它们吧!二、初步了解故事。2..出示大树,树上有故事中的各动物。.教师:小朋友们看,就是在这棵大树上发生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爱唱歌的小麻雀。二、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边完整讲述故事。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喜欢干什么?它的下面住着谁?(依次将各个动物的上下关系理清)三、讨论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1.欣赏故事录音一遍。2.讨论小结并学习动物的语言。--小麻雀问猫头鹰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小麻雀问小猴子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小麻雀问小松鼠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3.教师:小麻雀那么喜欢唱歌又唱的那么好听,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讨论(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4.教师:什么时候小麻雀可以在大树上唱歌呢?5.教师:那我们一起和小麻雀等小鹿醒来吧。教师:咦,小鹿醒了,我们和小麻雀一起唱歌给小鹿听吧。四、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歌表演。五、谈话。1.教师:今天我们听了一个什么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小朋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2.小结:我们要关心、爱护身边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去影响别人,迟到的时候先在教师门口等老师上完课,不影响大家;中午睡觉如果睡不着的话不要去和别人讲话,小便轻声告诉老师等。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幼儿园小班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活动准备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2.图片:牛、马、兔子等。3.小鼓一面活动过程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2.教师:看!谁来了?小鸡怎样叫?小鸡喜欢吃什么?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1.摸口袋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2.小动物出来玩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如:出示小鱼的图片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