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师风征文师德师风征文[精]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写征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征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德师风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师德师风征文1现代教育环境下,学校的评比制度愈发细化和严苛,教师的压力愈大,就愈看重班级学生的表现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教师因为早出晚归付出太多,而学生又愈难管教,极容易陷入一种“苦情”心理,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由此,导致多少对师生结成了“怨偶”?多少教师失去道德,失去教育理想,失去仁爱,只有“逼迫”?笔者以为,要培养“四有”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应放下功利心,使师生关系回复到无关利益的自然状态。以一种更加从容、理智、温润的姿态来与学生相处,回归到师生最纯朴自然的状态。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作初步的思考。不苛求完美,不怨恨错误。初一的时候,适逢教师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开展“感恩教师”的主题班会。因为学生刚进校,还不太熟,所以这个班会只能由我来主持。由身为教师的人,来主持一场“感恩教师”的班会,怎么着都有些别扭。我于是对学生说:“你们就当做缅怀你们曾经的老师吧。有没有曾经比较喜欢的小学老师,跟大家说一说?”原以为他们即使不主动发言,也会心有所感,勾起回忆。没料到学生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我不甘心地追问:“怎么会没有呢?小学六年,那么多老师!应该和班主任感情比较深吧?”除了少许几个学生似乎费力地想起来一个,其它依然环顾四周,彼此深有同感地说:“没有!”其中小杰高喊着:“小学老师都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每次得不到‘双优班’和‘卫生流动红旗’,班主任开班会就骂人!”其他的同学都会心地笑。身为老师,除了泛起一种物伤其类之感,我更多的还是反省:是不是我也曾因为学生未能得到“双优班”和“流动红旗”,而对影响这两项奖项的学生恶语相向,摆臭脸,武断剧烈的批评?是否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价值只存在于得“双优班”和“卫生流动红旗”和优异的成绩?是否因为某次自己挨了领导的批评,而转回头把怒气撒到他们身上?是否因计较利益而不经意间损害了学生的情感,损害了他们对于一个好老师的期待?曾经看过一部寄意深远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男主角丁元英是个奇人,思想高超,异于常人。父亲生重病,他提供钱,却不回家看上一眼。面对姐妹和老母亲似乎天经地义的愤怒责难,他语出惊人:“付出就是为了付出,不是为了回报。如果母亲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多伟大了,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直说得老母亲满面羞惭,无话可说。为什么丁元英对父母不愿施加感情?因为父母亲“养儿防老”,养育子女本就是冲着防老的目的。既然你抱着功利的态度养育我,那我给钱你养老就是了,凭什么要求我回报感情?同理:既然老师抱着功利的态度教学生,凭什么要求学生回报感情?如果老师能够做到不功利,那么,学生犯错又如何?十二三岁的年纪,活蹦乱跳不爱拘束的学生,偶尔犯错影响了“双优班”荣誉又如何。按时到校,穿校服戴校卡做眼操,早午读认真念书,自习课安静无声,这就一定是好学生吗?也可能是呆子,是一个蒸笼里蒸出来的一窝馒头。优秀的学生有些不爱大声齐读书,也会偶尔迟到,也会觉眼操无聊,甚至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偶尔逃课去操场散个步,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人不轻狂枉少年!如果因为一个月没有得到“双优班”,就责怪学生,甚至对班集体流露出恼怒情绪,下个月他们可能会表现特别乖,一举重获荣誉,但是也可能在心底里与老师划一道深深的鸿沟,在沉默中滋生疏离感。后来,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月错失“双优班”。得知这个消息,我没有任何责怪他们的意思,反而巧妙地对着全班学生反省:“这次错失‘双优班’,怪老师抓得不严,你们大家都很优秀,千万不要自责。午读读得不好,可能是老师当时找了一些学生搬作业去了;早上有两个同学迟到,可能是当天生病了,没来得及写假条;卫生区没有打扫干净,可能是经常有别人班的同学在里面遗落垃圾。不要沮丧,重要的不是失去,重要的'是从失去里暴露出我们的问题,这只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紧接着,班长开始主动站起来反省自己,劳动委员、学习委员也纷纷开始反省,收获了全班同学如雷的掌声。自此之后,学生更加地信任我,也努力表现得更好,再也没有错失过任何一次‘双优班’。现代的教师群体容易被日日更新,周周总结的各项严格的班级评比压抑得像深海鱼群一样教条僵化——稍严格的学校甚至还有末位淘汰制。制度的压力下,班主任难免苛责,失去民心。常言道:“无欲则刚”,意即“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利益所诱惑,就是达到了真正的刚义”。如果能把班主任的得失放在后,把学生的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从容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想必会塑造出一个情操高尚的教师形象。是否欣赏“无用”的学生?班级有一个学生小林,长相就属于不讨喜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