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竹子造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竹子造园.doc

浅议竹子造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竹子造园[来源]《蓝天园林》2005年第2期[作者]金海南摘要:竹子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以竹造景的艺术手法。在现代公园中,这些精华仍然为人们所借鉴。同时,通过学习西方竹子造园的先进之处,以期创造出更为动人的竹子景观。关键词:古典园林;竹子;艺术手法关键词Abstract:Bamboo,electedasoneofthebesttraditionalplantsinChina,hasAbstractawideapplicationinChineseclassicalgardens.AfterstudyingageneralhistoryofChinesebamboogardens,thispaperisintendedtodiscussionmainlyfocusingontraditionalartisticmethodanditsapplicationinmodernparks.Atthesametime,weshouldstudythequintessenceofWesternbamboogardens,andcreatemorebeautifulbamboolandscape.Keywords:ClassicalGarden;Bamboo;Artisticmethod竹,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由于其所体现的自然、纯朴的风格,无论是在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还是在色彩斑斓的现代园林中,竹类都是以最为原始的盈盈翠绿,成为广受欢迎的造园植物材料之一。1竹子造园史略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已有关于竹林的记载了。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但那时竹子的种植只是为了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时竹子随即融入了造园之中。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官宦私家园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应得到发展。《洛阳伽蓝记》就记录了洛阳官宦贵族的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竹子在唐宋两代运用较为广泛。唐代文人王维所建的“辋川别业”中就有大片竹林环绕着一座幽静建筑物的“竹里馆”,以及山岭上遍种竹林,一弯溪水绕过,一条山道相通,满眼青翠掩映溪水涟漪的“斤竹岭”。宋代艮岳中竹子景观为特色的景点有“斑竹麓”和“胜筠庵”。北宋李格非所写《洛阳名园记》所评述的私园中,绝大多数都有竹子景观,并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说。明清在造景的手法上,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以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和“倚玉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名园及扬州个园的“春山”等,在竹子造园上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是现代园林造景的典范。2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作为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被要求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要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在造景中,竹子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有关竹子造景艺术手法在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中有提到:“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竹坞寻幽,醉心即是”;“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藉以粉壁为纸……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以圆窗,宛然镜中游也”等。在众多文人的诗词歌赋及绘画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竹子在园林中的造景手法。这些艺术手法显示出古人对于植物与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等景观元素之间关系巧妙的处理。竹与路古典园林中的园路强调“曲径通幽”,竹林小径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讲究“蹊径盘而长”。在道路两侧配以一些高大乔木状的竹类,如毛竹、麻竹等,修竹夹道,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的生动景色。竹林深处以一茅舍为赏景佳处,形成返璞归真的野趣。王维对“辋川别业”的‘竹里馆’所描述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就是这样一幅画面。竹与水水是园林的灵魂。唐代白居易对竹情有独钟。他对以竹林为主的履道坊宅园中“履道幽居竹绕池”这样竹与水的巧妙布局极为赞赏,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他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也使人们了解到古典园林中文人们习惯围绕着水池种植竹子,使两者相互呼应。两者常常竹与石由于古代文人爱竹赏石的思想对园林竹石的配置有着积极的影响,被结合在一起或布置于廊隅墙角,或独立成景,起到软化生硬线条和点景的作用。扬州个园的竹石小品最为有特色,园内的四季假山都配置了不同的竹种。春景以刚竹与石笋相配;夏景以纤细柔美的水竹与太湖石组合;秋景以大明竹配以黄石;冬景由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