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摇2300环球中医药2023年11月第16卷第11期摇Glob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ctober2023,Vol郾16,No郾11·争鸣·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视角探析“阴火冶理法思维及方证规律柳红良摇王少丽摇邓建梅摇邓高振揖摘要铱摇“阴火冶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冶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冶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冶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冶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冶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冶。“阴火冶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冶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冶,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冶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冶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冶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冶,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冶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冶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冶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揖关键词铱摇“阴火冶理论;摇“少阳春生之气冶;摇“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冶;摇《伤寒论》厥阴病机理;摇方证规律揖中图分类号铱摇R249摇揖文献标识码铱摇A摇doi:10.3969/j.issn.1674鄄1749.2023.11.025摇摇在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1摇“阴火冶的概念,即《黄帝内经》“病起于阴者冶论》《兰室秘藏》等著作中,“阴火冶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多达40余次[1],可以说,“阴火冶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李东垣熟谙经典,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冶的概要理法概念之一。但“阴火冶在《黄帝内经》众多“火冶的概念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冶字,则说明“阴火冶一定有其特殊内中却均未提及。古人讲究凡事必先正名,“阴火冶实质到底涵,而且经典中已有“火冶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是什么,这引发了后世医家的颇多争议。有支持“阴虚发热冶之言,亦有“相火冶论说者,甚至有“阴火非火冶之说[2]。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冶李东垣既言“阴火冶,那么,是否存在“阳火冶呢?在其著作中,还有三处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序》中记载“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提到了“阳火冶,其中除了一处是和“阴水冶相对而言外,其余。由此可见,李东垣的“阴火冶概念是多冶,亦在《脾胃论》中专门列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冶的章两处皆指外感之火[3]节,由此可见,李东垣立论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典。因此,笔相对“阳火冶而言的。关于阴火形成的基本原理,《脾胃论·者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六经体系的角度,试从中医脾胃虚实传变论》言:“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经典的角度来探析李东垣“阴火冶理论的理法思维与方证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规律。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冶然后紧接着便引用《素问·调经论篇》“病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冶。同时,关于“病起于阴冶的论述再参考《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航工程———骨干人才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培育项目于阴也冶。至此,便可以明确李东垣“阴火冶概念的指向,即作者单位:100053摇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由于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的内伤之火,而非外感之火。(柳红良、王少丽);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邓建梅、邓高振)2摇“阴火冶理论的生理基础是“少阳春生之气冶作者简介:柳红良(1986-),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关于脾胃运化的生理机制,李东垣引用《黄帝内经》条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E鄄mail:lusky969@163.com文作为论据支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脾胃论》多个章通信作者:邓高振(1975-),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节,如自序、“脾胃虚实传变论冶“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冶“《内经》、仲景所说脾胃冶等都在反复提及《素问·经脉别论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E鄄mail:dgz60111@163.com篇》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环球中医药2023年11月第16卷第11期摇Glob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ctober2023,V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