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型QTLs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型QTLs的中期报告.docx

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型QTLs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型QTLs的中期报告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BC2F6)分析水稻粒型相关的QTLs。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个品种,一个是产粳米的“Nipponbare”,另一个是“Kasalath”,它是一个具有长粒型的印度尼西亚饭高产品种。我们进行了“Kasalath”作为母本,“Nipponbare”作为父本的回交,同时进行了BC1F1和BC2F1的自交,生成了BC2F2的种子,并进行了选择和筛选,得到了两组不同的粒型,一组是长粒型,另一组是短粒型。我们将这些种子作为BC2F6的母本和父本,进行回交,最终得到了BC2F6的种子。在整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SSR和InDel标记来对BC2F6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标记。我们采用了卡方检验方法,对粒型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与粒型相关的QTLs。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集了足够的数据来分析BC2F6群体的粒型表现和基因型,并且正在分析这些数据以鉴定与水稻粒型相关的QTLs。我们计划通过比较长粒型和短粒型的基因组,来确定能够影响粒型的基因。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在BC2F6群体中存在多个显著相关的QTLs,这些QTLs可能与水稻粒型有关,并且我们正在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预计在该研究完成后,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机制,并为培育更好的水稻品种提供基础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