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_.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府审计_.docx

政府审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50页第PAGE\*MERGEFORMAT5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0页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机制研讨——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课题组[摘要]从历史演进来看,政府审计不断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今复杂与易变的经济情势下,政府审计同样也应担当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任。本文首先从政府审计的发展历史入手,说明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基于“免疫系统理论”分析了政府审计在维护现代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初,以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安全为例,分析了目前政府审计在保障金融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讨结论认为,政府审计应在目标、方式、理念与技术方法上向预警机制方面转变,着眼于预警、提示与防御,更好地发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关键字]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免疫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复杂化的日益加深,如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政府审计如何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有效作用逐渐成为学术界研讨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曾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政府审计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目前情况下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讨。因而,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分析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实现途径与机制,并以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金融安全为例,具体说明其实现的途径。一、历史观下的政府审计本能机能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不断是政府审计的重要本能机能根据洛克、奥尔森、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模型,政府审计被认定为三品种型,分别为:权力监督机制、独裁统治工具和经济监督机制(廖义刚等,2008)。虽然这三种流派差异较大,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完成国家受托责任,保障国家的政权和经济安全,这一点在我国的历朝历代都得到了证明。秦汉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监察系统,以实现对全国文武官吏乃至人民的全面监视,当时御史监察的审计工作主要有两项:会计账簿审计与监督各级官府。此时的政府审计体现出更多的是独裁统治工具,但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面。政府审计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此时出现了专职审计机构——比部,独立于财计部门。比部主要负责三方面的事务,“第一,对政府和部门经费开支和财务出纳进行财务审计;第二,主法制,考官吏,定刑赏;第三,负责传递、存档和保管记书、律令和文书。(文硕,1990)”在隋朝,比部开始隶属于刑部。在这一时期,政府审计突出了对国家财政的审计,也显示了其司法监督特性。到了唐代,比部同样还隶属于刑部之下,审计范围较隋代有所扩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与其他收入、公库系统的出纳。唐代是政府审计兴盛时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但在后续各个朝代,政府审计发展较为缓慢,甚至一度出现了衰退的情况。回顾我国各个朝代的政府审计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审计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充分注重,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独裁统治上,也表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财政安全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方面。(二)现代国家经济安全的时代特征国家经济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全体处于不受各种要素特别是外部要素冲击,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严重损害的形状;维护这类形状的能力,亦即这类形状和能力所获取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安全”(聂富强,2005)。相比之前国家经济安全的特点,当代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从1978年的9.8%提高到80年代的23%,再到1994年的40.6%,到2008年8月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曾经超过了60%。对外依存度提高,表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更高,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但随着中国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使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每一次风浪,都通过贸易渠道传递到国内。其次,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内容。“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因而,各个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金融安全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成思危,2004)”。而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体系逐渐显现出了必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卢海浪,2008):①分业监管难以对不同品种金融机构之间具有替代性的金融产品监管;②分业监管难以综合评价混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单个监管机构只负责混业金融机构其中一方面的监管,很难从全体上评估金融风险;③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堆叠和监管缺位并存。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个监管机构的界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