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达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达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依据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学生欺凌的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和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二、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以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促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保障,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确保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三、治理步骤本次治理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20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开展。1.全面部署阶段(2018年5月下旬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深入细致部署当地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和治理措施。2.集中治理阶段(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及时解决学生欺凌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3.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11月—12月)。各地要认真及时做好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总结,一方面围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总结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中带有启示性,经验性的做法;另一方面围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认真查找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与社会、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差距、不足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真正的根源,吸取教训,研究改进,推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四、治理措施(一)积极有效预防1.强化学校教育。中小学校要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以及省级地方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体验教育、网络教育、家校共育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强化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群体积极预防和自觉反对学生欺凌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2.组织开展教师、家长培训。全面加强学校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防治学生欺凌的专题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工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3.加强学校日常管理。根据实际成立由校长负责,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建立健全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相关岗位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职责、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处罚规定等。严格落实校园门禁、请销假、巡逻、值班等制度,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管理。加快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4.定期开展排查。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矛盾隐患排查,发动教职工、学生干部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加强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学校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5.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警校共育工作机制,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应急处置等方面加强协作,通过加强学校周边警务室、“护校护学岗”建设,强化风险排查、巡防巡查力度,积极排查发现学生欺凌隐患苗头,并及时预防处置。6.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各地、相关部门要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制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切实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二)依法依规处置1.严格规范调查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教职工发现、学生或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