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随笔反思.docx
上传人:St****36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教学随笔反思.docx

教师教学随笔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教学随笔反思教师教学随笔反思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随笔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师教学随笔反思1大班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剪纸练习,许多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可以沿线剪出各种图案;几个比较好动的孩子也逐渐能静下心来参加活动。实践证明,孩子在趣味性较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本学期,虽然是新接的班级,可根据我对大班幼儿年龄学习特点以及日常的观察、了解,发现这个班孩子们动作能力差异很大,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首先,我努力创设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活动室的墙壁上,通过展示折纸、剪纸范例示意图、折纸、剪纸细化目标以及粘贴剪纸作品,通过欣赏以及环境的潜移默化,逐渐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油然而生。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我还通过家园互动在活动室投放大量的有关剪纸的图书,推荐和鼓励随时翻阅。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不是剪坏了,就是折错了,常常是手忙脚乱。这时我就及时帮助孩子们找出原因,第一部不能折错,要不就会前功尽弃。然后耐心指导剪法;另外,请能力强的孩子做榜样,开展一帮一活动,效果挺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孩子们能得心应手的剪出各种图案。这时孩子们就会觉得没意思,简单的剪几下,就放在一边又去拿一张纸剪,这样既浪废纸,作品又没有新意。于是我拿起一个窗花提议:“小朋友咱们来个“剪窗花”比赛好吗?看谁剪的窗花与众不同。”孩子们立刻高兴的拿起剪刀,认真的剪了起来。活动结束后一看,孩子们的.作品多种多样,棒极了!在剪纸活动中,我首先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接着是坚持每天练习,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是不断变换剪纸的花样,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们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有增无减。因此,在剪纸活动中孩子们变得比以前认真、专心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坚持性。老师做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耐心,没有耐心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从老师的“表现”中领悟到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教师教学随笔反思2今天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更是收获的一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了特级教师郭老师的听课和指导。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较以往比较不同的是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多个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始格为什么要用折线表示。在新知的教学时,我先与学生一起简单的分析了复试统计表中的一些信息,然后再重点就这几个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析。首先请学生思考:如果将他们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你认为每一格表示几厘米?这一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生1说:“当然是1格代表1厘米。”这个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没有仔细深思。他的回答立刻得到了大家共同的反驳:那肯定不行,1格表示1厘米,那最多的要画143格,绝对不行。生2说:“那就1格代表两厘米。”大家停下来估计了一下,这样也要画70多格,认为还是不行。生3说:“那就1格代表10厘米吧!这样画起来方便。”大家都点点头,正在大家都认为已经找到答案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再看这些数据,138和139、142和143,每两个数之间只相差1厘米,又该怎样区别呢?”从学生紧锁眉头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已经发现每1格表示10厘米也不合适。正在学生觉得“山穷水尽”时,我又给学生一些提示:仔细观察这些数,它们都在多少以上?生:130以上。师: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我们比较的数是在多少至多少之间?生:138——143之间。师:那138以下的数咱们需要比较吗?生:不需要。师:那你觉得138以下的数咱们可以怎样?生:放到一起。师:因为这一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不一样,因此我们就画一段折线以示区别。师:那上面的一格表示几厘米呢?生:因为他们相差1厘米,那就还是1格表示1厘米吧。学生现在真是“柳暗花明”啊!对于体重的教学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由于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所以在后面教学“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我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信息,课堂上还出现了意外的生成。本节课我预留了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当堂反馈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郭老师的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让学生感受用折线表示起始格产生的必要性放得不够开。郭老师提出:可以先让学生看书自学,自己发现今天学的统计图与以前学的统计图的不同之处,然后再按照我今天的设计进行教学,这样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一些。虽然今天郭老师指导的是一节常规课,但也让我收获不少。他的指导让我明白: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教学随笔反思3开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