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
上传人:一吃****成益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分析,将本文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朝花夕拾》3.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4.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方法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味情趣;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习得语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注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二、展示目标: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三、自主学习1.鲁迅生平: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代,“左联”;1936年病逝。详细介绍见附录一。2.或者选读《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等反映作者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导入课文。鲁迅一向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3.《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是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即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因此鲁迅把它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四、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怎样快速理清本文思路?怎样由思路把握课文内容?方法是:抓文题——明确思路寻过渡段——理清结构扣“乐趣”——把握内容具体分析如下:从标题看出,全文以地点为中心,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两部分内容。1~8段写百草园的生活;9段为过渡段;10~24段写三味书屋生活。“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点明童年的快乐和美好;全文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五、合作探究问题读1~8段,说说百草园的乐趣读10~24段,思考:百草园是乐园,是不是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呢?小组讨论点拨1、学生读、圈、议,教师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轻读“似乎确凿”,淡化“现在”的回忆,重读“乐园”,强化“那时的感受”。“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轻读,这是“抑”的部分,它们所引领的部分在朗读时要语速稍缓,语调柔和,体现作者回忆时的喜爱赞叹之情,同时给读者回味遐想的余地;“单是”“短短”“无限”重读,这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带强调意味,它引领的内容要通过甜美的语气和略带夸张而多变的语调,表现出儿童或惊喜或羡慕或有情或失望的情趣。(可以让学生逐句揣摩和练习)美女蛇故事部分,可进行讲故事式演读,读出故事味。前半部分以叙述语气,娓娓道来,后半部分读出故事的玄妙之感。故事前后的文字是往事与回忆的衔接性的语言,要读出作者宽慰反讽的的叙述语调。雪地捕鸟部分,可进行想象性诵读,想象孩子们捕鸟时的紧张等待、充满希望以及小心谨慎的情景,读出欢乐的情趣和迷恋之情。不必说色彩斑斓、明艳美丽的植物,也不必说体态可爱、生龙活虎的动物。单是神秘、奇异的美女蛇传说,就有无限乐趣。不必说泥墙根一带的自由玩耍,也不必说夏夜乘凉听到的美女蛇故事。单是冬天里雪地捕鸟,就有无限乐趣。……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三味书屋的苦与乐。学生自由发言,可能的说法有:虽有读书、对课不断增加的事实,却也有三味书屋后园无声的“偷乐”;虽有先生拒答“怪哉”的面有愠色,却也有不常用“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