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必备[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二)讲读3、4、5自然段。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2.读后讨论交流。(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三)总结全文。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作业。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以上就是五年级语文草原第三课时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意境。2.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教学方法:以读促悟,悟中品读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延伸导入课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古诗,背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七言诗,也是杜集中一篇别具风神的佳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初读古诗,了解背景1.请同学们看书或看大屏幕自己出声读一读这首诗。2.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3.结合题目了解背景。(诗题写到了当时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所处的境地,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课前谁搜集资料有所了解,请给大家讲一讲。)三、自由读诗,引发思考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试着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2.指名朗读,评价促思。(听了刚才同学的朗读,大家都感到这首诗的内涵没有读出来,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好呢?)3.学生交流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肯定和点拨。四、研读古诗,品评赏析1.请同学们深入诗歌中细细读一读,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