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0篇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生分析:一年级是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美术课来说也不例外.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关系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其中有部分学生素质很好,画的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素质较差,且纪律涣散.二、教材分析:美术教材在分类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分为欣赏、绘画和工艺三大部分,工艺课绝大都是混合课,即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每册教材又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第一册教材就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业的安排上形式比较活泼、新颖,着重发展儿童多种形式的创造能力.在绘画和工艺课中,突出训练学生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色彩课,以锻练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并使学生对色彩有初步认识.三、教学目标:1、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龄人的美术创作成果,扩大欣赏视野,进一步启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破除对美术创造活动的神秘感.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色彩兴趣和敏感,鼓励学生更为大胆地使用色彩作画.3、通过具有游戏性质的撕折,以传授折与撕的规律为核心,启发学生对图案重复规律的感性认识,并在折叠染色展开后的意外效果中强化这种认识.4、继续强化视知觉训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绘画游戏,打破儿童绘画练习中一些僵化的模式,让儿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记忆形象,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再现,从而突出地强化造形训练在开发右脑智能方面所独具的功能.5、利作丰富多彩的造型游戏形式手段,打开学生在形象记忆方面的思路,为创造形象和再现特定形象基本特征提供必要的造型依据,同时以抽象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6、尝试使用纸张材料,进行制作练习.从纸材的色彩、肌理的选择方面,简要地提出对简单形象的形象表现功能和画面拼组上色、形等方面的组合美化要求,启发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7、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纸材立体装饰的常用手法,通过纸材加工和立体化组合,进行立体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四、教学措施1、课前制作教具,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制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2、启发学生想象,锻练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3、优化课堂结构,注意精讲多练,作业随堂完成,注重教学效果作业质量.4、平行班级作业展评、评比,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攀比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5、使用电化教学,增大课业容量,使所受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接受.6、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向课堂40分中要质量.7、记录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学习,力争把更多、更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五、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一、教学目的任务:(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现有人数为63人,其中男同学36人,女同学27人.2、知识掌握情况.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