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民俗文化部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民俗文化部分.doc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民俗文化部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民俗文化部分初赛试题一、选择题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一、立冬;二、大雪;三、冬至;四、小寒。2.“乞巧节”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一、对月穿针;二、月下采摘;三、烙巧果子;四、包吉祥饺。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5.下面那个词在古代是指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一、博士二、硕士三、学士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指什么人?一、副将二、制鞋匠三、厨子四、军师7.中医把人的器官分为五脏六腑,下面哪个不属于我国中医所说的“五脏”:一、肺二、肾三、胃四、肝8.下面年龄称谓中表示岁数最小的是:一、豆蔻二、束发三、及芨四、垂髫9.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一、挂香包二、插艾蒿三、登高采菊四、喝雄黄酒10.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一、文章书画稿费二、替人研磨墨汁三、为人作序1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一、《白蛇传》二、《梁山仙与祝英台》三、《唐伯虎点秋香》12.“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13.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一、京剧二、黄梅戏三、昆曲四、越剧14.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一、南狮二、北狮三、东狮四、西狮1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一、伍子胥二、范蠡三、屈原复赛试题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2.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一、杏月二、桃月三、榴月四、荷月。3.二胡曲《二泉映月》中的“二泉”是什么?一、这里有两眼泉二、作者第二次来这里三、用二胡模仿泉水的声音四、这是天下第二泉4.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一、左襟压右襟二、右襟压左襟。5.象征祥瑞的“如意”最初的用途是什么?一、镇纸;二、挠痒;三、避邪;四、门闩。6.“草桥结拜”讲的是谁的故事?一、俞伯牙和钟子期二、梁山伯和祝英台三、刘备、关羽和张飞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8.我国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宋太祖”是:一、谥号二、庙号三、尊号四、年号9.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檐角上所安放的兽件一般以什么形象排头?一、麒麟二、龙踏祥云三、仙人骑凤10.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不属于“五福”的?一、品德高尚二、子孙成群三、身体健康四、富足尊贵二、填空题11.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12.农历每个月初一称为望日,第十六日称为日。13.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14.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金桔、桃花和。15.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16.在广东,原来的火神祝融被称为神,供奉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17.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三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俗称元宵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日,俗称鬼节;为下元节,是水官解厄日,宜祭祀活动。1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19.中国农历纪年是以天干地支组成,并以此往后推算。比如今年是壬辰年,明年就应该是癸巳年。那么庚子年的下一年应该是年。20.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你应该两指轻扣桌面,意思表示。初赛答案:1.三、冬至2.一、对月穿针3.B、元宵节4.B、天气渐渐转凉5.二、硕士6.一、副将7.三、胃8.四、垂髫9.三、登高采菊10.一、文章书画稿费11.二、《梁山仙与祝英台》12.B、23点至凌晨1点13.三、昆曲14.一、南狮15.一、伍子胥复赛答案:1.C、酒2.三、榴月3.四、这是天下第二泉4.一、左襟压右襟5.二、挠痒6.二、梁山伯和祝英台7.A、孔子和孟子8.庙号9.三、仙人骑凤10.二、子孙成群11.龙12.朔13.惠能六祖14.水仙15.客家民系16.水17.十月十五18.妈祖19.辛丑20.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