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才能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的伟大使命。(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协调产业发展关系;二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要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四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3)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1)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2)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3)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是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五是推动社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社会政策制定水平。(2)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一是要改革教育体制;二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是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二是着眼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三是积极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四是及时将改革的成果纳入法律制度体系;五是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当前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展以人为本,立德以人为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以人为本与以德立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一)历史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