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精编.docx
上传人:An****70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精编.docx

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满山的灯笼火把》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文章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一天,作者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的表现,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从中感受到人们的善良品质,学习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及勇敢坚强的品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独立自主地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多音字“卡”,完成课后练习3;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3、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重难点:目标中第2、第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三、说教法针对课文作者的情感表现(哭喊着——不哭也不喊——泪如泉涌)非常鲜明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以作者情感为主线,以读贯穿教学始终,注重学生的个性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采用“以读促悟法”为主,“直观教学法、想像描述法”为辅的教学手段。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采用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朗读感悟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五、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指读导语,了解大意(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编者有意设计导语,是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方法,为学文设置铺垫)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好。从课题处入手,大胆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轻声读文,画生字词2、同桌合作,互读互纠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教师检测自学情况(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上作记号。2、大堂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4、梳理问题,提出学习目标分页标题#e#(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第二课时一、图文结合,直奔重点。(学习2—5自然段)1、观察课文插图1,说出所见所思。2、带着问题,再次读文。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为什么乱挣的结果只会更坏?(想象乱挣的结果,理解“坚持”的意义。)B、从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首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学生与图亲密接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体会作者的勇敢坚强、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品质,突出重点。其次,利用文本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读中感悟,读中体验。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2、指名读被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意思,能够迁移运用。(渴望、满山遍野、泪如泉涌、是热的)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认识设问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1、开火车有感情朗读课文。2、寻找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3、尝试复述故事(课标指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是复述。阅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说板书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能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我抓住事情发展的顺序,作者的情感主线为设计点,既简洁又易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满山的灯笼火把语文说课稿2一、说教材:1.《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选自S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中的一个成长故事,故事记叙了作者住在农村的外婆家时,一天在风雨中坠入田边的土井后,经过挣扎和等待后,最后被乡村人们救起的感人故事。文章褒扬了作者遇事善于动脑思考及勇敢的品质,说明了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别人无私的帮助。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是一篇优秀的记事文章。2.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