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增城市实验小学教材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既是一个出色的作家,更是我们的精神楷模,她以细腻的笔法、感人的诗句借自己的三天光明旅行,在三天的写景、叙事中融会了自己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看不到多彩世界的用智慧的“眼睛”为我们描绘生活的美和善,这是一部用心灵书写的著作,其中既有对世人的强烈的爱,也有对世人殷切的希望。品读她的这篇文章,我们将感受到作者那一颗火热的心,将会为自己拥有视力而庆幸,将会懂得热爱生活,将会知道珍惜生命、关爱人生。感受到“人类精神的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积累语言。2、了解作者特殊的经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魅力。3、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验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如“但是很显然,有眼睛的人看见的东西却很少。”“他们对于充满这大千世界的色彩、形象、动态所构成的广阔的画面习以为常。也许对到手的东西漠然置之,却在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等句子。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激发自我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好先学资料如查找作者的资料、查找身残志不残的名人的资料、完成好先学小研究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简介作者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同学都是非常棒的,你们上课认真,积极发言,满怀自信,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同学们有信心把这节课上好吗?(有)那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好吗?(好)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读书,但我们知道,读书时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味,才会有所收获,那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用心品味一篇文章,它就是——(学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们课前对它的作者海伦·凯勒已有所了解吗?请同学们介绍作者。【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先了解作者资料,了解海伦·凯勒特殊的经历,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精神魅力。】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文章主要内容。个人发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记录了海伦﹒凯勒在假想三天光明中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诫世人应该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设计意图:通过读文,让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结构】语句研读同学们,文章中有很多打动人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做好批注了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会儿请同学们来展示。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做好批注,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格言、诗句、故事、自己的事情等)1、小组交流:由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其他成员可以及时补充。2、小组上台展示最让人感动的句子。3、生生之间评价(好在哪里,哪里讲得不够具体,做适当的评价)、补充(可以补充发言同学讲得不够具体的地方,或补充自己和发言同学之间不同的看法等。)。4、师做恰当及时的点评、鼓励,让发言学生更大胆,更有自信。(二)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棒极了,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伦·凯勒是个怎么的人?(珍惜时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热心助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验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四、拓展延伸(一)由海伦·凯勒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你又想到了谁?1、小组交流。2、小组上台展示。(台下的同学做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展示方式:PPT展示(课外合作成果展示)名人姓名、身残情况、取得的成就:贝多芬26岁听觉衰退,35岁完全耳聋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作有《命运交响曲》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奥斯特洛夫斯基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苏联作家,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拜伦天生跛足英国19世纪著名主义诗人富兰克林·罗斯福41岁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1932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二)以读引说: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呢?(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1、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2、自由发言。(学生和教师做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像海伦·凯勒一样身残志不残的名人,再通过学生的以读引说:“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呢?”让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