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练习题一综合性学习1)你知道莲的别名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2)你掌握了与莲有关的诗歌了吗?请写出三句(篇名和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例句写句子。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桃花源记》,完成文后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A甚异之()B、阡陌交通()C、皆叹惋()D、咸来问讯()E、寻向所志()F、无论魏晋()G、便扶向路()H、乃不知有汉()2.翻译下面的句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写出下列各词的古今异义妻子古:今:仿佛古:今: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可能对村人说了什么?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7.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上的表达作用。8.“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二)阅读《爱莲说》完成文后各题。1.这是一篇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叙事明理D.寓情于理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蕃:鲜:3.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陶渊明独爱菊”,请你举出相关的诗句证明这一点。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练习题(名著阅读)1.在__________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________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________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5.“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___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视察时说的。6.“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是________对保尔说的。7.“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________说的。8.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________,保尔是________的“良师益友”,他的________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10.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_,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答案1.朱赫来2.维克托3.谢廖沙4.《牛虻》5.朱赫来6.冬妮娅7.冬妮娅8.伤寒;大叶性肺炎9.生活教科书;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不断革命;崇高形象和革命品质10.朱赫来一、填空: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骆驼祥子》、三、三、祥子与车、虎妞)2、《骆驼祥子》是作者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的辛酸故事。(老舍(人力车夫)旧北京人力车夫)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拥有一辆自己的车;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刘四虎妞小福子)5、《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表达了深切同情,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