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这是网络上一则网友的评论:“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却是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方式。”我国隋朝时期建立的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指的是()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分封制2.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相接,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从材料中能提取的信息是()A.大运河修建于隋文帝时期,起于长安B.大运河的修建虽造成劳役繁重,但有利于后世发展C.大运河的修建主要是用于商人的交易D.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为炀帝巡幸江都3.日本向中国派遣十几批使者来华学习是在()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隋朝统一C.巩固了封建统治D.开辟了丝绸之路5.“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把‘抚九夷以仁’当“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据此可知,唐太宗施行的民族政策是()A.包容B.理解C.开放D.开明6.中国有位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他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这位皇帝是()A.唐高宗B.唐玄宗C.唐太宗D.唐肃宗7.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有的描写地理、战争、农村、城市等,也有的关注历史、政治、各阶层人民生活、妇女的遭遇等。该材料旨在说明唐诗()A.数量众多B.题材广泛C.形式新颖D.风格多样8.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材料强调了科举制()A.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B.提高了官吏素质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推动了教育发展9.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去世后,他不惜耗费国家财力的三分之一为其营建陵墓,使得这座皇陵极大地彰显了盛唐气象,尤其是陵园内的各种石刻雕像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瑰宝。当时能支撑唐玄宗此举的时代背景是()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10.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11.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23年自唐回国的留学僧上奏朝廷云:“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下面人物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遣唐使B.鉴真C.玄奘D.马可•波罗12.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写《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作者“有弟皆分散”是因为()A.安史之乱B.靖康之难C.八王之乱D.藩镇割据1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通大运河()A.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开发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14.唐代火药配方中硫、硝含量相同;至宋代,《武经总要》中硫、硝比例则为1:2或者1:3,并增加了许多辅助性配料,以起到燃烧、爆炸、防毒和制造烟雾等作用。这表明宋代()A.科技发展兼具继承性和创新性B.火药在军事上已广泛应用C.火药制作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D.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15.《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根本上杜绝割据产生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应对边患16.《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上述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枢密院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御史台17.下列不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是()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