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30分)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评价的是()A.钱塘江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2.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当时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A.B.C.D.3.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4.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作品具有“飘逸洒脱”浪漫情怀“”超凡脱俗“”等特征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公权5.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忽必烈D.朱元璋6.城市中店铺遍布大街小巷,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并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A.北魏洛阳B.唐朝长安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7.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单位总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贯、石、匹、两100181534414841560331255.93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8.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是今天的()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云南9.《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这一记载佐证了()A.唐朝南方商业的繁荣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C.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D.明清海外贸易的发达10.“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康熙帝1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技巨著的目录节选,这部巨著是()☆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四库全书》12.自16世纪早期至17世纪初,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外来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到清朝前期得到普遍种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些外来高产作物引入中国主要缘于()A.郑和七下西洋B.台湾府的设置C.禁海令的实施D.新航路的开辟13.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某一官职“只能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官职最有可能是()A.御史大夫B.军机大臣C.六部尚书D.郡县长官14.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先后设置或设立了()A.西域都护、驻藏大臣B.军机大臣、行省C.伊犁将军、军机大臣D.伊犁将军、行省15.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A.台湾岛B.海南岛C.葱岭D.南海诸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2)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17.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概括该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