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小凌****甜蜜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xx-20xx)实施方案》及大兴安岭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会议精神,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加快推进我县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现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保证“提升计划”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xx-20xx)实施方案》为依据,以省地竞赛评审方案为依托,以省地县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会精神为遵循,立足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快提高我县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校制宜,落实一把手责任,提高工作标准,健全推进方案,加强管理监督,确保计划落实,推动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工作目标在20xx年秋季学期至20xx年春季学期的五年时间内,围绕“一个目标”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校内与县级“两层考核”;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三个导向”;上岗培训、技能训练、教学过关、团队建设的“四个载体”;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园长)的“五个层面”;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校长领导力等“六个板块”;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等“八种形式”;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试题命制等“十项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树立教师队伍建设“能力素质风向标”,推动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革命”。三、重点工作(一)全员培训1.培训对象:全县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2.教师培训:20xx年1月15日前,完成1-2次以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结合教学工作,以落实课程标准和教材为重点,加强实践反思,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培训内容从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素养、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班主任)基本功等五个板块中选取;培训形式可采用专题报告与主题沙龙、教学设计与说课赛课、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课件制作与软件应用、教学改进与教学述评、板书板画与演讲朗诵、主题班(队)会设计与教育案例分析等八种形式。通过培训,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3.校长培训:依据《大兴安岭中小学校长培养与培训工作计划》,各校要配合好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加好地级层面的`200名校长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研修培训、30名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名校长工作坊及名校长联盟研修活动、通过本地集中研修、省外高校集中培训和异地名校挂职锻炼等方式,促进校(园)长管理方法、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4.培训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要求各校园建立校长(园长)及教师个人培训档案,实施学分制,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校本培训不少于24学分(1小时为1学时,1学时计算1学分);支持教师制定自主研修、自主发展年度规划,开展自主选学,规划及选学内容存入培训档案,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策略和推进制度,激发办学活力。(二)过关考核1.个人能力素质考核考核内容:以当年校本培训内容为主,强调实际运用,重点考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指导能力。考核方式:20xx年1月15日前,以中小学校(幼儿园)或县为单位,组织教师统一测试,成绩存入教师业务档案!2.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以当年课堂教学成效和一线学生工作情况为主,重点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水平。考核方式:20xx年12月20日前,完成首轮校内、教研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门听课”。3.考核管理:各校园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办法,遵循“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原则,针对不同岗位、教学成长不同阶段的教师,构建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引入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专家督导等方式。考核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合并进行,实行“一学年一考核”制度;考核结束公布“三个率”,实行“一加减”“六挂钩”。考核重在促进教师反思,为教师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三)三级竞赛1、三个级别:县、地、省2、两个系列:教师系列、校长(园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