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11页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随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评价信贷客户,将企业所属行业与区域的风险值细化、专业化,以期有效地掌握信贷客户的各种信息,预知其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地改变其抵押与担保组合,将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降到最小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尽管银行每年都在新增贷款,但银行的全部贷款中,存量贷款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最大,所以存量贷款的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控制银行存量贷款的风险?存量贷款不是新发放贷款,它和新发放贷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与银行之间已经存在交易记录,对于如何通过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记录来识别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小,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重庆银行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那就是由专门的的贷后管理部门实施独立的贷后评价。重庆银行在企业申报续授信时,由信贷监控部对存量贷款的基本情况、授信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还款来源、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送交专门的贷款评审部门,作为贷款评审的重要依据,所以贷款的后评价成为银行控制风险又一道关口,这无疑加强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1.动态检查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管户人员原则上应通过走访支行、到企业实地调查、调阅财务报表等信贷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现状。2.合法合规原则。现场检查工作必须以我行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确保检查程序合法合规。3.客观原则。管户人员通过调阅信贷资料、现场调查等手段,出具全面、公正的续授信贷后评价意见。(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后评价工作通过动态的下户检查与静态的材料分析相结合方式予以开展,主要关注授信后审批条件落实情况、存续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变化等工作重点。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评价工作:1.基本情况:如客户名称、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法人代表、主营业务有无重大变化等。2.授信结构:通过登录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有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负债总额有无较大增减,他行授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等。3.生产经营:结合日常监管掌握信息,主要通过分析近期财务报表、到支行和客户经营场所开展现场调查等工作手段进行判断。审查要点为:(1)关注行业风险:如企业所在行业处于衰退阶段,宏观政策、国家经济周期出现不利于客户的变化。(2)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进行,主要业务领域及资金运作等有无重大变化。(3)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4)营运能力是分析;主要通过对资产经营周期(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的分析,关注企业经营、管理和运用资产创利的能力。(5)盈利能力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渠道、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有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销售收入同比减少情况;盈利水平有无重大变化,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6)现金流能否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7)其他重大财务变动情况。4.第二还款来源:关注有无抵押物价值减损或保证人担保履约能力下降等情况。5.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1)信贷资金用途方面:应要求支行提供资金划转凭证、签批台帐等资料予以佐证;(2)授信回报方面:如保证金存入、日/月均结算量等,应要求支行提供会计账务清单等予以佐证;(3)项目贷款方面:还应对授信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度的情况予以了解;(4)分期还款计划应严格落实。以上主要从授信业务有无实质性风险、支行的贷后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贷后评价,我部将根据综合信息的风险分析与判断,出具可否评审续贷申请的意见,并从贷后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加强风险控制的建议。(四)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建议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风险能力培养。银行应持续作好培训工作,提高授信人员的业务素质,注重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我行贷后监控和管理水平的根本。2.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主动风险管理。继续加大总行贷后监管力度,帮助和督促经营单位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另外,随着我行全覆盖及跨区域发展战略的积极推进,我部应及时思考和探索管理半径拉长情况下,续授信业务开展模式的配套建设工作。3.完善制度建设,引导支行主动暴露风险。我部加强研究引导和规范经营单位主动暴露和化解风险机制的建立,促使经营单位及时掌握客户变化信息,有效识别和判断风险,及时上报总行部门问题授信和重大风险,迅速作出应对措施,切实防范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迅猛发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