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装材料之功能陶瓷_下篇.pdf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5.4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子封装材料之功能陶瓷_下篇.pdf

电子封装材料之功能陶瓷_下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材料的种类及性质¾导体薄膜的主要用途)形成电路图形,为半导体元件、半导体芯片、电阻、电容等电路搭载部件提供电极及相互引线,以及金属化等¾为保证金属—半导体间连接为欧姆接触,要求:)金属与半导体的结合部位不形成势垒)对于n型半导体,金属的功函数要比半导体的功函数小)对于p型半导体,与上述相反)金属与半导体结合部的空间电荷层的宽度要尽量窄,电子直接从金属与半导体间向外迁移受到限制等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电阻薄膜材料)介质薄膜材料)功能薄膜材料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材料的种类及性质¾实际情形)随半导体的表面处理,在导体和半导体表面往往会存在薄的氧化膜,但电子通过隧道效应可穿过此膜层,因此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依表面处理条件不同,半导体的表面状态会发生变化,相应金属及半导体的功函数也会发生变化)功函数还与表面能级、晶体取向等相关,必须注意其值的变化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材料的种类及性质¾其他布线及电极用的导体材料,还应具有下述特性:)电导率要高)对电路元件不产生有害影响,为欧姆连接)热导率高、机械强度高,对于碱金属离子及湿度等的电化学反应要尽量小)高温状态,电气特性也不发生变化,不发生蠕变现象)附着力大,成膜及形成图形容易)可形成电阻、电容,可进行选择性蚀刻)可进行Au丝、Al丝引线键合及焊接等加工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材料的种类及性质¾实际情形)单一种导体不可能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构成电子电路往往需要多种导体膜的组合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而且)相互连接及电极中往往也不是采用单一金属,而是多种导体膜积层化,以达到上述各种要求¾多层金属组合的实例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多层组合薄膜说明)导体的表面方阻均在50mΩ/□以下)进一步降低电阻,需要在Au膜上再电镀Au)所列的材料组合之外,在半导体IC的电极凸点及梁式引线部分,还采用Au-Pd-Ti,Sn·Sb-Cu-Cr,Au-W·Ti等组合,以及PtSi,Pd2Si,CrSi等金属硅化物作导体。¾Au)可满足上述条件中的大部分)单独使用时与基板及SiO2等膜层的附着力太低)往往在最底层采用NiCr,Cr,Ti等附着性好的膜层)最上层采用容易热压附着或容易焊接的Au及Pb·Sn等)但两种金属薄膜相互结合时,往往在比块体材料更低的温度下就产生明显扩散,生成化合物。2、薄膜材料导体薄膜材料¾Al)特点9Si基IC常用导体材料9与作为IC保护膜的SiO2间的附着力大9对于p型及n型Si都可以形成欧姆接触9可进行引线键合9电气特性及物理特性等也比较合适9价格便宜9作为IC用的导体普遍采用)但9随环境、气氛温度上升,Al与Au发生相互作用,生成金属间化合物,致使接触电阻增加,进而发生接触不良Al9当Al中通过高密度电流时,向正极方向会发生Al的迁移,即所谓电迁移9在500℃以上,Al会浸入下部的介电体中9在MOS元件中难以使用9尽管Al的电阻率低,与Au不相上下,但由于与水蒸气及氧等发生反应,其电阻值会慢慢升高。¾Al与Au会形成化合物)Al端子与Au线系统在300℃下放置2~3h,或者使气氛温度升高到大约450℃,其间的相互作用会迅速发生,致使键合部位的电阻升高)此时,上、下层直接接触,Au、Al之间形成脆、弱AuAl2、AuxAl等反应扩散层。造成键合不良)采用Au-Au组合或Al-Al组合。在Au、Al层间设置Pd、Pt等中间层,可防止反应扩散发生,形成稳定的膜结构Al¾存在电迁移)Al导体中流过电流密度超过106A/cm2)或多或少地发生电迁移现象)气氛温度上升,电迁移加速,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断线)Al导体膜在大约300℃长时间放置,会发生“竹节化”,即出现结晶化的节状部分和较瘦的杆状部分)进一步在500℃以上放置,Al会浸入到下层的SiO2中,引起Si基板上的IC短路¾因此,使用Al布线的MOS器件,必须兼顾到附着力、临界电压、氧化膜的稳定性、价格等各种因素,对材料进行选择。连接与布线的形成及注意点¾SiIC中的Al布线可由Cr-Au代替。Cr-Au与玻璃间具有良好的附着性,p型、n型Si均能形成欧姆结合¾Cr-Au成膜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基板加热到250℃,依次真空蒸镀Cr和Au)其二是采用溅射法沉积¾Cr-Au系中Cr膜的膜厚及电阻率如表3-6所列连接与布线的形成及注意点¾Cr-Au系可能引起劣化的机制)Cr向Au中的扩散,由此会引起电阻增加¾Mo-Au系)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