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条****杉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48分)1.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2.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3.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尚未实现高度集权C.实现了家国一体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4.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A.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C.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来源:Z&xx&k.Com]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墨、道、法B.儒、道、墨、法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6.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7.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8.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B.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C.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9.《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一分工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0.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以下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11.宋代张孝作有诗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人法轮、救汝早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休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B.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C.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D.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13.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加强对地方行政控制14.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