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一;;一;把话变成画。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一;;一;把话变成画。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文字投影片、图画场景投影片、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法〔一〕导言。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通过描写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一;;一;把话变成画。〔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涵义。〕话;一;;一;诗中的语言文字。画;一;;一;通过再造想象,将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二、指导学法〔一〕抓字眼、明诗意。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贾岛在松树下问一个小孩,他师傅去哪儿了,小孩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漫、缭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二〕提问题、想诗境。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2)谁怎么样问童子(3)问什么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2)学生借助投影片描述画面。〔在一棵高大挺拔、古老苍翠的古松下面,身穿蓝布长衫的贾岛问一个正在树下读书,头上扎着两个发髻的小孩:小童子,你的师傅到哪儿去啦〕(3)鼓励求异思维,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三〕悟诗情,咏诗句。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同学讨论,板书:兴奋〕2.根据你所体会的感情,吟诵诗句。三、总结学法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四、迁移稳固学法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一〕抓字眼、明诗意。〔二〕提问题、想诗境。1.学生针对诗中字词提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1)小童子是怎样答复贾岛的(2)师傅什么样他怎样采药采什么药(3)山里都有些什么2.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内容是青山白云,请学生根据所提问题,填充画面内容并加以描述。〔三〕悟诗情,咏诗句。1.提问:诗人虽然没能寻到隐者,但是当他想到隐者的生活是那样自由自在、富有情趣,会是什么心情呢〔同学讨论。板书:羡慕〕2.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吟诵这几句。3.追问:贾岛寻隐者不遇后会怎样〔描述画面〕心情又会如何〔同学讨论。板书:向往〕4.配乐吟诵。教师播放古曲,学生配乐吟诗,从而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体会诗人羡慕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和神往之情。五、独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六、布置作业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一〕指名背诵?寻隐者不遇?。〔二〕限时集体默写?寻隐者不遇?二、学习?题西林壁?〔一〕知诗人、解诗题。1.请学生结合课外知识,先来讲讲对诗人的了解及对诗题的理解。2.教师归纳小结。这首诗是我国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快豪放。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庐山时,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的,因而名为?题西林壁?。〔二〕抓字眼、明诗意。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提示生字缘的写法:左边不要写成幺,右边不要在撇上加点。3.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句。4.抽学生试讲,教师订正。(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横看,正面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侧,从侧面看。岭,是山岭;峰,是山峰。①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岭;一;;一;连绵起伏。峰;一;;一;高耸峭拔。②各不同指的是什么不同指的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