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杜甫《绝句》(优秀)杜甫《绝句》15篇杜甫《绝句》1作品简介《绝句》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作品。这组诗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四川草堂。此组诗有七言绝句《绝句四首》和五言绝句《绝句二首》。《绝句四首》其中第三首绝句曾入选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诗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绝句二首》是一组咏物诗,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作品原文:绝句二首[唐]杜甫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品注释绝句二首⑴迟日: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⑷鸟:指江鸥。⑸花欲燃:花红似火。作品译文绝句二首其一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其二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作品原文:绝句四首[唐]杜甫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作品注释绝句四首⑴行椒:成行的椒树。⑵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⑶阮生:后世常与“朱老”连用成“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⑷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中。但因为这里的水势险恶(“青溪先有蛟龙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说。⑸青溪:碧绿的溪水。⑹黄鹂:黄莺,鸣声悦耳。⑺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⑻窗含:谓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⑼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⑽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奭《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无此语,仇兆鳌当另有所据。⑾“色过”句:言药圃之大。杜甫患多种疾病,故所到之处需种药以疗疾。⑿隙地:干裂的土地。成形:指药材之根所成的形状,如人参成人形,茯苓成禽兽形等。作品译文绝句四首其一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其二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其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其四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创作背景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作品鉴赏绝句二首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第一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