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七年级上册《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1、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学习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3、背诵《春》的第1-3节。(二)运用所学知识诵读、品味“春花图”。1、学生诵读第4节。(讨论如何读才能表达出感情。节奏、重音、抑扬起伏等。)2、结合上一课布置的作业,请学生分析讨论“春花图”的写作特点。①特征:百花竞放--“不让”鲜艳芬芳--“红”“粉”“白”“甜味儿”多而闪烁--“遍地是”“眨”②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由正面到侧面。③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分别讨论其作用)。用词--“闹”“飞”“眨”等(体味语言生动形象的感染力)。④感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结合表达效果分析概括)3、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三)引导学生诵读品味“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1、小结“春花图”学习情况: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能够从写景特征、写景顺序、语言特色、感情表达等几个方面对语段进行分析。如果说对“春草图”的分析是老师的一个“示例”,那么对“春花图”的分析则是大家合作完成的一道“例题”,下面就应该做“习题”了。2、指导学生完成对“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的分析。(可分小组,各完成一个语段,完成后汇总)①春风图:特征(和煦、芳香、悦耳)顺序(触觉、嗅觉、听觉)语言(修辞:引用、比喻、拟人)(用词:略)②春雨图特征(细密、闪烁、绵长)顺序(由近及远、由景及人)语言修辞:略用词:略③迎春图特征(充满活力)顺序(由点到面)语言(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作用、叠词……)3、小结学生学习情况。(由学生主讲,教师适当引导或点评)4、点名朗读第4-6节。(由学生读、评,要争取运用朗读技巧准确表达文章感情)5、齐读第4-6节、背诵。(四)总结本节课内容。这堂课我们根据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诵读、品味、感悟了几幅优美的`春的图画,具体感知了美的意境和语言的魅力。(或由学生谈分析语段的体会,总结归纳思路方法)(五)布置作业。1、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全文,自己选择一段轻音乐作背景音乐,有条件的可自己录音欣赏。2、用正楷抄写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或全文。3、完成“思考和练习”。板书设计:春朱自清春花(风、雨)图特征顺序语言感情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春七年级上册《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课外迁移运用。记住散文文体特点,会辨认。背诵全文。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2、分析和欣赏:能借助想象,读懂春天图画,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课文脉络。顺利发表自己的欣赏结果。3、情感和价值观: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确处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字词、修辞、文体和课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展开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欣赏评价春天之美,顺畅表达阅读的体会。【教学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与步骤】1、布置预习: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诗,诵读课文两遍,理清课文思路。2、导入:交流春诗,口头说说春天印象,说说《春》这一课写了一个怎样的春天。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用线段在句中画出课后的生字词,画出运用比喻的句子。等学生读完,教师纠错读音,朗读过程不打扰。4、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赞春5、反复诵读课文多遍,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要求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中具体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教师要起示范作用。6、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和课下注释各两遍,边抄边记。(2)抄写运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边抄边理解作用。(3)背诵课文1—4段。第二教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作业,明确要求。不符要求的,老师课后找他们谈话。二、教读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一)初步感知课文:1、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一:本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那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说说自己朗读和默读后的体会,有什么韵味?是什么感觉?请举例说明。3、课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脚步近了,——描绘五幅春景图,——三个比喻点明春天的特点。(二)深入解读课文:1、课文的开头:作者怎样盼春?运用反复和拟人,写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