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docx

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2022-03-1513:00:01小编:admin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四、活动过程:(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1、出示第一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2、出示第二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3)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2、出示第三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3、出示第四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二、观看课件,学习吟诵古诗登鹳雀楼。1、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遍,和古诗解释)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指字认读。(变换节奏念)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2、请幼儿来表演。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小学生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本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2、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3、学习整首吟诵,感知古诗的韵律美。教学重难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激情导入师: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二、讲授新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三、课堂小结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