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创新发展一、畜牧业基本现状阿鲁科尔沁旗是全区33个纯牧业旗县之一,传统畜牧业历史悠久,全旗草原面积1447.6万亩,人工草地保有面积36.3万亩,其中节水灌溉紫花苜蓿草地15万亩。2011年6月末全旗各类家畜存栏总数204.3万头只,大小畜存栏195.8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32.9万头;肉羊存栏155.2万只,绵羊存栏达到134.5万只,山羊存栏20.1万只;肉猪存栏8.6万头。西门塔尔为主导肉牛产业全国知名,肉牛育肥产业快速壮大,通过国家标准化验收3家。全旗10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9家,北部蒙古羊、中南部昭乌达肉羊和农区杜寒等商品杂交肉羊发展成各具特色基地,罕山白绒山羊圈养舍饲形成规模并日益成熟;肉驴特色养殖健康发展,现存栏肉驴8万余头。2011年全旗畜牧业总产值12.6亿元,占农牧业经济的55.4%。出栏肉牛15.2万头中,经模式化及短期育肥肉牛达12.5万头;完成肉羊出栏90.3万只,其中育肥出栏10.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7601吨,绵羊毛产量达到893吨,山羊绒产量达77吨,鲜奶产量达到20238吨,蛋类产量达到3811吨。“赤塔”牌牛羊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北方肉业完成了有机转化产品认证,“阿鲁科尔沁羊肉”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成功注册。二、科技推动本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一是养殖标准化技术得到有效推进。当地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了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建设质量和标准,培育规模养殖户,涌现出了一大批有规模、档次高、实力强的育肥企业和养殖大户。这些大户和养殖企业在转变生产方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如:阿旗北方肉业养殖公司肉牛标准化养殖场晋升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山羊集约化舍饲育肥模式成功探索出,每天个体增重200克以上,日纯增效益1.5元以上。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北方肉业肉牛专业合作社创建孤山子托牛所新模式,上联公司、下联农牧户,通过免费为社员提供圈舍,以成本价提供饲草料,组织标准化饲养、专业化防疫等,在提高养殖综合水平的同时,靠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对接市场,实现公司和社员互利共赢。为破解肉牛养殖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托牛所以公司的信誉及资产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有效地降低了金融行业投放贷款的风险,扩大肉牛养殖资金投入,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壮大。三是繁殖新技术全面推广,肉牛冷配、肉羊人工受精、同期发情等技术,胚胎移植在小范围内试验性推广,全旗年完成肉牛冷配超过9万头,肉羊人工授精40万只以上,山羊、绵羊的冻精相继推广应用,近几年,利用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杜泊、夏洛莱等优质肉羊种羊开展商品羊生产技术全面在农牧结合部开展,经济效益非常突出。三、以科技促进牧业发展的建议一是采取政策性支持措施,完善农牧业科技基础设施,配备推广畜牧业科技设备器械。以畜牧业生产为例,基层一线的疫病防控、诊断治疗和繁殖设备,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建议采取统一配备仪器设备及器械或规划设立技术服务站的方式,提升农牧业整体科技服务水平。二是留住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激励机制。牧区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毕业生比例较大,但从事该项专业技术人员确少的可怜,究其原因是该行业艰苦、待遇低,干得好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提拔,不能提拔也是想方设法改行,造成了畜牧业专业技术升级难、转化慢、普及率低。建议出台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设立畜牧兽医总工等,提高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切实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畅通畜牧业技术推广渠道,提高普及质量。通过实施新型牧民科技培训、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程,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和农牧民学校等平台,扩大农牧业技术普及面,提升经济运行的科技含量。畜牧等业务部门要完善科普机构,建立高素质的畜牧业科普队伍,探索实现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现代新科技结合,把已经研究出的畜牧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四是加强牧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针对牧民因语言文字障碍,接收技术信息有限的现状,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采取举办师资培训班,到生产一线技术指导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牧民技术人员,实现牧民观念转变和畜牧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