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考试说明(shuōmíng))(一)语言积累运用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2011.自治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嶙峋(lín)潜行(qián)忍俊不禁(jīng)相得益彰(zhāng)B.滑稽(jì)荣膺(yīng)尽态极妍(yán)孜孜不倦(zī)C.亘古(gèn)蓦然(mù)略胜一筹(chóu)怏怏不乐(yāngyāngbùlè)(yàng)D.追溯(sù)峰峦(luán)强聒不舍(guō)锲而不舍(qiè)考试规律:以考查多音字、易读错的字为主。复习内容及方法:六册中常用的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就成了复习的重点,出成试卷考试。(2013.自治区)1.下列词语中注音(zhùyīn)、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剽(piāo)悍苦心孤诣(yì)鳞次栉比物竞天泽B.荫庇(bì)繁弦(xián)急管断壁残垣左右逢源C.绮(yǐ)丽如法炮(páo)制穷愁潦倒怒不可遏D.拂(fú)晓风雪载(zài)途轻飞漫舞险象迭生(2011.乌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挟带(xié)拂晓(fó)相形见绌(chù)垂涎欲滴(xián)B.钥匙(yuè)执著(zhízhuó)(zhuó)锲而不舍(qiè)一气呵成(hē)C.解剖(pōu)拮据(jū)穿凿附会(záo)断壁残垣(yuán)D.胆怯(qiè)混淆(xiáo)束手无策(sù)如法炮制(páo)2.考查(kǎochá)字形(2011.乌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诀别部署抑扬顿挫引颈受戮B.销蚀云霄妇孺皆知不可明状C.拼搏赃物变换莫测黯然失色D.琐屑坦露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冥思瑕想(2012.天山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凛冽荒僻销声匿迹合辙压韵B.蓬蒿陷阱提心吊胆引颈受戳C.逞辩玷污翻来覆去无恶不作D.造形(zàoxínꞬ)愚钝精血诚聚遍稽群籍3.考查文学(wénxué)常识(自)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限感慨。C.《孔乙己》选自《呐喊》,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wǒmen)展示了晚晴世风图的一角。D.《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wǒmen)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4.病句(bìnꞬjù)识改3.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画线病句的修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代的中国(zhōnꞬꞬu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我们有用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中国(zhōnꞬꞬuó)青年。②曾经,中国(zhōnꞬꞬuó)人的勤奋改变了自身的境遇,改善了家庭的生活,也拥有了国家发展的奇迹。我们相信,今天的中国(zhōnꞬꞬuó)青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必将在人类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A.句在“伟大复兴”之后加上“的目标(mùbiāo)”;句将“拥有”改为“创造”:B.①句将“接近”改为“将要”;句将“拥有”改为“实现”;C.句在“伟大复兴”之后加上“的目标(mùbiāo)”;句将“拥有”改为“实现”;D.句将“接近”改为“将要”;句将“拥有”改为“创造”。(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B.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C.会不会用心(yòngxīn)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D.因为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5.古诗文填空(tiánkòng)(自)5.古诗文填空。⑴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⑵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sāishànɡ)》)⑶,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⑷,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⑸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两句诗是“,”。⑹“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2011.乌)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1)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2)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勾画出边塞壮美风光,体现王维诗“诗中有画”特点的两句是:,。(3)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4)当我们遭遇挫折或对自己的前途(qiántú)信心不足时,不妨借用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来激励自己。(2012.天)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2),。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