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英语课外阅读是一种灵活的、有效的课外自学形式,是英语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然而,我们很多高中学生却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应该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很多同学对英语课外阅读多少感到有些畏惧,对于中国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仍然还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事实并非如此,纵观近十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并没有哪一篇出自高中英语课本。可见,课本和任何英文阅读材料,它们的作用无疑只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练习阅读、学习技能或本领的战场而已,从这一角度来看,仅局限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是很难适应高考所考查的能力要求的。另一方面,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类的学习来完成,但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际,阅读应该也算是一种交际,这种交际是建立在读者与笔者、读者与所学语言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当然也无疑会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口头交流。因此,英语课外阅读理应成为英语学习者主观与客观的需要,理应成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鉴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问题。一、选择难易适中的英语阅读材料很多高中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都存在畏难情绪,其实,我们只要选择难易程度相当于我们自身英语水平的读物学习,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一般来说,目前图书市场上畅销的英语阅读丛书,对适合阅读的对象都在前面有较清楚的介绍,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作出选择。例如:高一年级英语基础不太强的同学可选择《五个孩子与沙精》、《哈克贝利历险记》、《猴爪》等初级简易读物,高二或基础稍强的同学可选择《鲁宾逊飘流记》、《雾都孤儿》、《莎士比亚》等中级读物,高三或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可选择《简爱》、《呼啸山庄》、《小妇人》、《傲慢与偏见》等中高级读物学习。选择适合于我们自己水平的读物,通过阅读会使学生感到如鱼得水、兴趣横生,进而引发更强的学习欲望与动机;相反,却只会事倍功半,对英语阅读感到如履薄冰、索然无味。二、选择感兴趣的的题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英语阅读也如此,有的同学喜爱科普读物;有的同学喜欢小说、故事;有的同学喜爱诗歌、戏剧;有的同学喜欢文艺、体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的确如此,兴趣可以激发个人对知识、对人生、对未知事物、对现象的探索;对美好未来、对创新发明等等的追求。对于英语课外阅读来说,如果我们选择阅读的书籍是我们所喜爱的,那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英语学习的兴趣,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想读更多的书籍,感受自会油然而生。可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也是成就成功阅读的关键。三、适当使用工具书从古至今,人们治学都重视“质疑”,即使是一个圣人,也是通过“质疑”变得聪明起来的。试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永远都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疑难,他的学业会有成就吗?对于英语课外阅读而言,其实质疑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学,选择了难易程度适中的材料,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并不等于选择了放弃“质疑”。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生词、俚语、难句或很难理解的文化现象,应该说是正常的,而且应该视为“珍宝”。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放弃无异于懦弱,适当使用工具书则为明智之举。这里需要界定一下工具书的范畴,工具书包括各种英汉、汉英词典、外国文学知识丛书、电子辞典,甚至包括网络等。使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不仅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粒粒皆辛苦”,同时质疑过程中的查找、对比、思考、明确等活动也促进了学习者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学习中更高意义的境界。四、养成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每每读完一个故事、一部著作、一篇文章,总会对作者、文章情节等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不管深浅,都会随时光流逝,如闪电一样消逝在我们记忆中,但假如人们稍稍克服一下自己的懒惰,把自己当时的感受用笔记下来,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它们可能成为我们硕士或博士论文中的重要佐证。或许将来我们成了一位名家,它们就是我们写作的故事原形呢!好的习惯成就好的品质,好的品质成就好的人生。写读书笔记与读后感人人都会,但非人人都能,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者一开始就要有较好的认识并有良好的开始。总之,只要我们能对课外阅读认识到位,选择正确,选材合理,方法得当,英语课外阅读不仅会促进我们的英语学习,还会使我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