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docx
上传人:Ro****44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docx

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1问题的提出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从规模上看,高职已经占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2008年4月,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019所,全日制在校生已经接近800万人。“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的高职毕业生,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主旋律中,却不能不面对高职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由2003年的212万人猛增到2009年的611万人,其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多,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往届的毕业生加上过去积累的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成为新增劳动力就业中的突出矛盾。2008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将相当于城镇单位全部新增就业岗位数的50%以上。国家发改委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指出,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由2000年的8年提高为11年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将提高为18%~20%。按照这个目标进行测算,2015年全国就业人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应当达到13%以上。传统的观念中,大学毕业就是要找到一个工资高、地位稳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这为数不多的工作岗位还要面临着去年、前年甚至更早以前毕业未落实用人单位的往届毕业生的竞争,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而愈发严重。而随着金融风暴在全球蔓延,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雪上加霜。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据中国青年报在北京与浙江两地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的高职毕业生认为,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更容易受到学历歧视。在应届高职毕业生中,只有%的人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工作;%的人表示有可能找到;%的人表示不确定;%的人认为不太可能找到工作,而%的人认为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这两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较高水平。这两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各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其高职毕业的就业状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则更可想而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毕业仍盲目地追求稳定轻松的管理岗位,将是高职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高职毕业生应转变就业思路,积极投身创业,为就业之路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不仅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契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2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的意义与现实可能高职毕业生创业式就业即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也就是高职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机会。自主创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作过这样的预测,21世纪50%的大中专毕业要走自主创业之路。世界高等教育巴黎会议曾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长期以来,国家宏观上靠发展大企业来吸纳和扩大就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大企业扩大就业的空间正逐步缩小,不仅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有限,而且还会因企业员工下岗不断释放原有的劳动力。因此,未来就业规模的扩大应主要通过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来实现,发展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即意味着创业的发展。创业还具有倍增就业的效应,即创业既可以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其他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自主创业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发展近年来,技能型人才短缺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表明我国目前就业结构不尽合理,就业结构影响到就业规模。因而优化就业结构是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优化就业的产业结构主要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范围更广,进入门槛更低,更有利于创业,事实也表明更多的创业活动是发生在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大,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创业资金,从而带动就业和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即创业活动是一个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缓解着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从而促进了就业的发展。创业式就业契合国家大政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凸显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宏观导向。一是创业式就业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就要求引导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大胆创业,以创业促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