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二.docx
上传人:是你****馨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二.docx

2022《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二?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外表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设计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根底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表达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梦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答复。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3〕齐读词语。[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4、书写生字。〔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答复。〕〔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3〕老师根据学生答复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2、你有什么感受?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点评: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点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鼓励背诵,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对文本理解的呈现方式可多样化。]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点评: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