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及答案.pdf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语文零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知识梳理:一.序:《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能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二.典故:1.“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死生亦大矣”《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释义: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三.节日文化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端午:五月五日。七夕:七月七日。中秋:八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重点突破:古代诗文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偶句。句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语义往往相近或相反借助这一特点,可以由已知推未知的字词含义,再借助上下文,大致确定某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对句有以下类型: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实战演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盈:满情在骏奔..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矫厉:造作勉强诸侯以惠.爱.为德惠爱:仁爱,这里指爱惜人才C.当敛裳..宵逝敛裳:收拾衣装抚孤松而盘桓..盘桓:徘徊D.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怀寓形宇..内复几时宇内:天地间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1A.未尝不临.文嗟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感吾生之行.休余嘉其能行.古道D.况修.短随化邹忌修.八尺有余3.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富贵非吾愿B.问征夫以前路C.复驾言兮焉求D.遂见用于小邑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既自以心为.形役亲故多劝余为.长吏B.风飘飘而.吹衣泉涓涓而.始流C.悟已往之.不谏感吾生之.行休D.舟遥遥以.轻飏木欣欣以.向荣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A.乐.琴书以消忧B.时.矫首而遐观C.策.扶老以流憩D.善.万物之得时9.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C.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D.修禊,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分)(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