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诱导对肺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研究.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诱导对肺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研究.pdf

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诱导对肺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研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诱导对肺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诱导剂量的咪达唑仑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使用0.1mg/kg的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使用剂量为0.05mg/kg的咪达唑仑予以麻醉诱导。2组均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5μg/kg和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的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2组麻醉诱导后10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手术结束时(T4)、苏醒拔出气管导管时(T5)的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8h炎症因子水平、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水平T1~T5均逐渐升高(P<0.05~P<0.01),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从T1~T3逐渐升高,而T4~T5逐渐降低(P<0.05~P<0.01);对照组MAP、HR与SpO2组内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MAP的T1~T5,HR的T1、T3和T5,SpO2的T3和T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停药至睁眼时间、睁眼至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后疼痛模拟评分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使用剂量为0.1mg/kg的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相对于剂量0.05mg/kg的咪达唑仑,更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维持麻醉所需的麻醉药物使用量,确保患者围术期更加平稳,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属于较为理想的给药方案。【关键词】支气管肺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麻醉;镇痛效果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高的肿瘤疾病,男性多于女性。肺癌的主要发病因素为吸烟,吸烟人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0~20倍,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通常选用完全病灶切除术或部分病灶切除术。无论何种术式,均需有效的麻醉,临床常用于肺癌手术麻醉的药物为咪达唑仑,选择最优的麻醉剂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1]。为探究肺癌患者应用咪达唑仑麻醉的合理剂量,我院对42例预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观察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胸外科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进行肺癌手术的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35~50岁9例,51~60岁16例,61~75岁17例;ASAⅡ~Ⅲ级。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术7例;手术时间(2.25±0.13)。按h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表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进行常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脉搏监测。在麻醉诱导时,对照组使用剂量为0.05mg/kg的咪达唑仑(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ml:2mg,生产批号:20140211)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取剂量为0.1mg/kg的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所有患者均按照顺序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枸橼酸芬太尼44μg/、依托咪酯脂肪乳kg0.3mg/kg进行静脉给药,输注速度保持一致.完成诱导5min后,予以气管插管处理,和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机械通气,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30~45mmHg之间,单肺通气气压保持在30cmH2O。在维持麻醉操作时,脑电双频指数应保持在40~60之间,在结束手术前25min需停肌松药,当患者呼吸正常后予以常规的拮抗肌松药,手术完成后立即停止使用麻醉药物,使用0.5mg的氟马西尼拮抗残余咪达唑仑。3观察指标:就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5min(T)、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时(T5)5个时间节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药剂量。同时,记录比较2组患者从停药到睁眼时间、睁眼到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评分、苏醒后BIS指数以及苏醒后躁动评分(SAS评分)。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比较,数据均为计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