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3.理解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影响因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影响因素。三、教学准备:图片或动画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四、教学过程:Step1:引入新知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或者一个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有白天和黑夜?是什么造成了四季的变化?”带领学生进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话题。Step2:地球的自转1.对“地球的自转”进行简要解释,即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强调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2.展示一幅自转示意图,向学生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3.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将一个小球或者一个皮球作为地球,让学生模拟地球自转的运动,并感受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Step3:地球的公转1.对“地球的公转”进行简要解释,即地球绕着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的现象。强调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2.展示一幅公转示意图,向学生解释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和方向,即椭圆形轨道,偏离轨道平面23.5度。3.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的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4.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利用橘子或者苹果等水果,将一个水果作为太阳,另一个水果作为地球,让学生模拟地球公转的运动,并感受公转的轨道形状和偏斜角度。Step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1.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的意义,即自转造成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活的条件。2.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的意义,即公转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使生物和自然界经历不同的气温和气候。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用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角度变化,来感受地球公转的影响,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了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和方向。同时也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