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zhonghuayangshengbaojian中华养生保健本刊关注中华养生保健2010年1期1月1日出版刮痧基本手法图补刮力量速度(频率)小(轻)小(轻)大(重)大(重)适中慢慢快快适中泻刮平补平泻刮痧虽然简便,但也有几条基本手法的规律,以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既直观,又好记。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图1、图2)。刮拭力度刮痧时应用力均匀,包括上下、内外、左右,刮痧课挥×坷ぁ?补刮、泻刮、平补平泻手法补刮、泻刮、平补平泻刮法主要根据刮痧的力量和速度来区分。补泻手法简明表刮拭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图3、图4)。刮拭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度到45度进行刮痧(图5、图6)。(图1)(图3)(图5)(图4)(图6)(图2)13种常用刮拭手法*1*轻刮法初学者常用手法之一。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或下压刮拭力量小。一般接受者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多适应于对儿童、妇女、老年体弱者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2*重刮法是一种针对骨关节软组织疼痛性病症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在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小,移动速度快或下压刮拭力量较大,以能承受为度。多适应于对年轻力壮、体质较强或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满处的刮痧。*3*快刮法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上,力量有轻重之别。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体质强壮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快速刮,多用于体质虚弱或整体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适为度。文/闫孝诚王敬zhonghuayangshengbaojian中华养生保健本刊关注中华养生保健2010年1期1月1日出版*4*慢刮法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内,力量也有轻重之别。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强壮的患者,主要刮拭腹部、关节部位和一些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速度慢,多用于体质虚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不感觉疼痛为度。*5*直线刮法也称直板刮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直线刮拭。保健刮痧师一般用右手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侧,食指和中指或其余四指全部放在刮痧板的另一侧,与体表成45度角,刮痧板薄的一面1/3或1/2与皮肤接触,利用腕力下压并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要有一定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对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脉和穴位(如背部、胸腹部和四肢部位)进行刮痧。*6*弧线刮法指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板多循肌肉走行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对胸部肋间隙、颈项两侧、肩关节前后和膝关节周围刮痧多用此法。*7*逆刮法指刮痧方向与常规的由里向外、由上向下方向相反,即由下向上或由外向里进行刮拭的方法。多用于对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或按常规方向刮痧效果不理想的部位。逆刮法操作宜轻柔和缓,从近心端部位开始逆刮,逐渐延长至远心端,其方向是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其目的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8*摩擦法将刮板的边、角或面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地旋转移动或直线往返移动的刮拭,使皮肤产生热感为度并向深部渗透,其左右移动力量大于垂直向下的压按用力。操作时动作轻柔,移动均匀,可快可慢。一个部位操作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部位。多用于对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部位刮痧,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另外,每一部位在刮痧前可使用该法使皮肤有热感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手法。*9*梳刮法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子,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刮痧板或梳子与头皮成45度角,轻柔和缓刮拭,如梳头状,故名梳刮法。梳头时力量适中,一般逐渐加力,在穴位或痛点处可适当使用重刮或点压、按揉。此法具有醒神开窍、消除疲劳、防治失眠的作用,患有头痛、疲劳、失眠等病症用该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10*点压法点压法也叫点穴手法,多用于对穴位或痛点的点压,与按摩法配合使用。用刮痧板的厚边角与皮肤成90度角,力量逐渐加重,以耐受为度,保持数秒钟后快速抬起,重点操作5~10次。操作时将肩、肘、腕的力量凝集于刮痧板角,施术要灵活,既要有弹力又要坚实。此法适用于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