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pdf

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考历史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1月涵江区一级达标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湖南地区出土了不少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铜器,其铸造水平不低于中原,造型和纹饰则既有纯属中原风格的,也有富于江南特色的,而且某些商代青铜器上有殷人的族徽。这说明殷商时期()A.等级森严的分封格局形成B.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C.华夏文化圈得到初步扩展D.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2.下表所述汉代统治者的做法()文献记载出处(汉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班固《汉书》(汉成帝鸿嘉二年)徙郡国豪杰訾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A.阻断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威C.意在维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D.有利于统治的长期稳定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4.下图为天宝六年(747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一份文书,据此可知()户张阿苏剩退壹段壹亩永业常田城西拾里武城渠东至渠西张伯南至道北靳阿惠壹段叁亩永业常田城东肆拾里柳中县屯续渠东范西至渠南至渠北至渠(后缺)(大谷第二八五四号退田文书)A.均田制已经崩溃B.两税法效果明显C.政府掌握土地不足D.水稻种植范围扩大5.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6.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7.1912年年底,民国政府初步拟订《商会法》草案,准备取消原有的各省商务总会,遭到当时商界的反对。1914年正式颁布的《商会法》仍规定取消各省商务总会,后由于商会和商界的坚决抵制,民国政府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的权利意识增强B.南京临时政府政策受到抵制C.实业救国思想已深入人心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8.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9.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该宣传单旨在()(画面背景文字的主要内容:“父亲,怎么办啊?当官的说谎,出征慰问金一分钱也没发,阿菊的病看不好,就把孩子托人照看,这种无聊的战争得草草收场。”)A.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B.掌握国统区宣传领导权C.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D.鼓励我国军民坚持抗战必将获胜10.表21953—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三大改造的报道统计时间1953195419551956类别批评角度2365表扬角度13494458由此可知,这些报道()A.鼓舞了全民的士气B.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C.纠正了存在的问题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11.1983年,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如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12.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
立即下载